西安建大“红色古村”帮扶记

发稿时间:2020-04-10 14:51:01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网

  “老乡们好,这次疫情是我们不愿碰到的。但既然来了就得积极面对,还要考虑疫情结束后每个人的生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段德罡的话刚结束,微信讨论群里的400多位村民便纷纷打开了“话匣子”——

  “咱村大棚闲置多、收入低,应该成立农业合作社,找销路、找技术指导。”村民张虹率先发言。村民张慧龙则认为,可以把现有土地集中起来搞观光农业,请帮扶团队设计景观,再请旅游团队运营旅游线路……

  张慧龙所说的“帮扶团队”,正是指西安建大北斗城乡规划团队。2019年,力图缔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北斗团队来到所帮扶的陕西省延川县关庄镇太相寺村。“红色古村”太相寺村是中国第五批传统村落,毛泽东主席曾在此召开“太相寺会议”。近几年,这里留守老人、儿童多,人均收入少,缺乏发展动力和信心成为制约村子发展的主要因素。

  初到村里,团队成员急于了解村况,但得到的回答多是“没问题”“好着呢”,甚至还有村民直接劝他们回去——“不是打击你们,太相寺村的工作真不好做。”为了解真实情况,团队决定长期驻村,有时连续一待就是3个多月,他们还建起“太相寺村共同缔造”微信群,把村里的外出务工人员等都邀请进了群。

  渐渐地,长期外出务工的村民通过自我介绍、唠家常等方式熟络起来,一些村民也开始主动向帮扶团队反映村里环境差等问题。帮扶团队从最擅长的领域——人居环境整治入手发动村民,自己动手改善家园环境。

  团队还和村委会、村民起草了“人居环境整治条约”。没想到,条约刚在微信群里公布,很多人开始退群。团队成员急忙询问大家退群原因,才发现大家是对条约中的“罚款”字样强烈不满。

  “工作一下子陷入了困境。”团队成员王蕾蕾回忆,但一时的困难并没有让大家退缩。大家开始逐字逐句向村民解释条约内容、实施细节等,经过大家的努力,村民们才感到“团队是真心为村子做事的。“大家对我的称呼,也由‘王组长’变成了‘蕾蕾’。”

  让团队成员李泰山、魏星怡感触较深的,还有和村民们一起建设活动广场。第一个小广场改造时,村民张卫东贡献了自家的石材,张宝来拉来了推车,张二海开出了三轮车,白三娃砌起了花坛……帮扶团队在群里发出了村民劳动时的照片,大家纷纷为参与建设的留守老人、妇女点赞。离家近的外出青年也特地纷纷回村,为大家买来了方便面、矿泉水。

  “只要团结,就没有干不成的事。”今年2月,太相寺村的第4个小广场改造完成。和之前不同的是,疫情期间,帮扶团队无法现场指导参与,只能采用“线上+线下”双线推动的方法——通过微信群,村民们把改造广场的初步想法告诉帮扶团队,团队成员把广场的设计图纸发到群里,再由村民按图纸实施改造。

  如今的太相寺村,村民们不仅关注环境建设,也在思考如何让村庄更富裕、日子更幸福。在北斗团队的帮助指导下,村里开展了香猪、鹌鹑养殖,大棚蔬菜、小西瓜种植,还办起了“夜读班”,教大学家习剪纸、布堆画等民俗作品的创作……

  “疫情只是暂时的,工作和生活终将继续。”网络讨论会结束后,帮扶团队结合村民建议,陆续成立起“最美庭院改造群”“香猪品牌打造群”等微信群,并和地方政府线上联系,筹备村庄小节点共建、推广垃圾分类等实施活动……

责任编辑:工蚁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