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娱乐|时尚|财经|军事|体育|创业就业|高校|旅游|发现|视频|游戏|汽车|青春励志
八旬老教师助学64年捐115万:扎根大山支教43年

发稿时间:2017-11-16 09:42:10 来源: 澎湃新闻 中国青年网

  10月,穿着5块钱布鞋的李振华,给沂源县韩旺乡中心学校送去了3万元的捐款。

  这位81岁的老人,1953年放弃读大学,响应国家号召,从城市来到了沂蒙山区,16年里一个人独守一所山村学校,白天教学生读书,晚上教村民识字。此后辗转在沂蒙山区的学校,从17岁到60岁,将自己的一生融进了沂蒙的山水。

  为了让更多孩子受到教育,他省吃俭用,持续资助学生64年,至今已资助了2100多名寒门学子,累计捐款115万元。而他却一辈子不曾穿过皮鞋,平时也不舍得吃鱼肉。

  10月31日,李振华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说:“我是一个老师,我的服务对象就是学生,我应该为学生服务,也要一辈子为学生服务,一直资助到我不存在了为止。”

  李振华给基金会捐款 本文图均为 受访者 供图

17岁起扎根大山支教,“迈不开回家的步”

  1953年的正月十六,17岁的李振华背着铺盖卷,提着行李,从南京来到了沂蒙山区。

  这一年,他刚刚考上南京师范学院(现南京师范大学),入学还不足半年,如果能顺利完成学业,在大学生稀缺的年代,他的未来一片光明。

  “那时候国家号召知识青年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支援经济文化建设,我觉得我作为一个青年,对国家的建设没有出过一份力,我总觉得愧疚。”尽管家人和朋友多方劝阻,但李振华却固执地报了名。

  在选择支援地时,他选择了最为艰苦的沂蒙老区——沂源县,这座被称为“山东屋脊”的县城,境内有1983座山头,是名副其实的大山深处。“沂蒙老区的人民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做出过巨大的贡献,我很惭愧,就想为这个地方的老百姓,做一些我应该做的事。”

  然而环境,却远比李振华想象得更为艰苦和简陋。

  “我从来不知道世界上会有这么一个地方,老百姓还过的是吃糠咽菜的日子,有三分之一的人家都没有被子,晚上盖麻袋包,冬天就一条棉裤,谁出门谁穿。没有公路,没有楼,更没有电,周围是一座座的大山。”

  而李振华所在的“韩旺学校”,是位于沂蒙县东里镇韩旺村山腰上的一个破庙,整个“学校”里,他是唯一的老师,大石头是桌子,小石头是板凳,附近数十个山村都倚赖着这一所学校。38个学生里,最大的38岁,最小的7岁。

  从城里来的李振华懵了,“我一个住在山上,晚上外面就是狼叫声,很害怕啊,当时感觉一天都不能待。” 同批出发的45个青年里,有的当天就回了城,不到半年的时候,已经回去了37个。

  但李振华的倔脾气让他不想轻易回头,“我想如果回去了,别人肯定要笑话我,觉得挺丢人的,所以我想着,我多待一天,回去笑话的程度就小一点。”

  然而,这一待,却是16年。

  “也是一件件事感动了我。当时我来的时候,南方已经暖和了,但这里还是很寒冷,当时村里的大娘看我穿得很单薄,她们就偷偷给我做棉衣,用自己家的棉花、自己织的布,白天忙完农活,晚上在煤油灯下给我做棉袄、棉裤和棉鞋。”

  当素未相识的大娘把棉衣送来学校时,李振华感动的一直掉眼泪,“当时我才17岁,很想家,就像见到自己的母亲一样。”老区人民的淳朴,让李振华在大山里找到了一份温暖。

  然而更触动李振华的,是大山里知识的缺失。“在我来之前,这里没有一个学校,90%的人都是不识字的文盲,不认识一二三四五,也不会写自己的名字。不会记工分,他们就在墙上划横杠,划一道代表一天,划半道代表半天。”

  1955年,当同一批过来的知识青年都返城时,李振华再也迈不开回家的步伐。

  他白天给孩子们上课,晚上给村民办扫盲班,手把手的教村民学会写自己的名字。1955年,沂源县中学升学率为十比一,而李振华教的班全部升入初中。

  16年里,从17岁到33岁,李振华人生中一半的岁月,都留在大山深处。

责任编辑:崔宁宁
返回首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