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雅安1月5日电(通讯员 罗干松 黄佳妮 袁梦遥)“不要你们动手,我自己来!”说完,她擎起右手,狠狠地打在脸上。打毕,她颤抖着抬起头,仿佛想得到宽宥,然而那个冷酷的声音再次从舞台上传了来:“不够!再打!”于是她屈辱地举起手,第二次朝苍白的脸颊上扇去……
这是12月10日和13日,分别在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区和成都校区上演的改编话剧《驴得水》中的一幕。民国时期,一所农村学校——三民小学腐败案揭发在即,校长情急之下找到了村口的铁匠,让他冒充“驴得水”老师,以掩盖众人吃空饷的丑行。三民小学的英语老师张一曼主动勾引铁匠,随后又与之分手。怀恨在心的铁匠改头换面,再次潜入三民小学,装起了“驴得水”,在教育特派员的支持下,大肆辱骂张一曼,还逼迫张一曼当众抽自己的耳光。
《驴得水》的上演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全场座无虚席,几乎没有人提前离场,同学们纷纷表示“非常高兴能看到这样的巡演”。无论是在雅安还是在成都,两次话剧的表演都收到了无数的点赞和好评。在《驴得水》这个“靠演技吃饭”的话剧团里,藏着和《驴得水》话剧本身一样精彩的故事。
“没有预料到”的成功
当收到记者“话剧成功”的祝贺时,饰演三民小学校长的黄清澄瞪大了眼睛。在他看来,《驴得水》能爆热是一件很意外的事。“因为准备的时间非常的紧凑。在开演前一周,我们才完整地过了第一遍。而且彩排的过程也是状况百出,连我自己都经常忘词掉句,状态很差。我当时就想,完了完了,肯定要演砸。”开场时,黄清澄发现嘉宾席只有三个老师时,心里不禁咯噔一下,直到谢幕时听到热浪般的掌声和欢呼声一齐响起时,他才松了一口气。
饰演三民小学校长的女儿孙佳的江雨航带病“上阵”。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肖翔文 摄
黄清澄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排练改编话剧《驴得水》的过程可谓是“险象迭生”。大二的江雨航饰演的是三民小学校长的女儿孙佳。在剧中,这个单纯的女孩子因为看透了三民小学的无聊和国民政府的腐败,毅然离家出走。江雨航将这位三民小学的“娜拉”前后的转变——从天真到决绝演得淋漓尽致。在场观众只看到了江雨航对角色的精彩呈现,殊不知她早在彩排时就已经患上了感冒。在10日雅安场表演开始的前几个小时,她还吐了一次。“我一直告诉自己,我不能倒下。孙佳戏重,我倒了,谁去替我?谁能替我?没法替。”她这样说。然而,头疼、胃疼、乏力一直困扰着这个被其他演员戏为“穿八件都不胖”的小个子女孩。
为了不影响表演,她找到了一个偏方。“就是使劲掐着你的虎口,像这样。”她举起手来给记者做了个示范,“掐着就不会没精神了。”在看到记者做了一遍后,她马上予以纠正:“你还不够用力。”这样的拼搏精神,在每一个演员和幕后工作者身上都可以看到。桌子高了,自己动手锯;衣服破了,自己动手缝;为了买一束符合情景要求的鲜花,剧务部的同学跑了雅安的八家花店。放弃或者将就,好像从来都不是话剧团的风格。
工作日的每晚九点半到十点,周末从下午两三点再到深夜。话剧团的所有成员几乎都少有休息的时间。演出成功结束后,大家一致公认,是毫无怨言的付出让《驴得水》取得了成功。
“演戏就像生孩子”
收获成功是演员最开心的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肖翔文 摄
饰演张一曼的是大二的张茜,她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愿望:在大三之前,到成都校区去巡演一次。没想到,就在雅安校区《驴得水》话剧结束后的第二天,巡演的通知便不期而至:话剧团将于12月13日前往成都校区举办演出。张茜告诉记者,当时她“高兴得要跳起来”。不仅如此,一些无意中听到的对话剧团的好评,也让她兴奋异常。“心里的激动,就跟泉水一样涌出来。”她开心地告诉记者道。如此甜蜜的结果却是用一个艰难的过程换来的。从一开始,她就挑了一个“苦角色”。
“张一曼最难演。她是一个悲剧的人物,她最后很惨,发疯自杀。她放荡,无情,热爱享乐,但观众对她就是恨不起来。如何能达到这一层效果,说实话我自己一开始都没底。”她反反复复地观看电影、话剧,只为更深刻的理解张一曼的悲剧内涵,让自己更像她。因此无论是排练,还是正式演出,张茜都是又拼又狠。
老师说,每次到了张一曼受辱的那段戏,她都是真做真打,没有半点水分,让她又感动又心疼:“我说在排练时动作幅度可以小一点,可她不听,每次练完,她的脸都是红的。”苦功夫当然有大回报,张茜精湛的表演不仅让很多观众潸然落泪,连和她演对手戏的演员,来自生物技术的大一的“小鲜肉”蒋雨林也被震撼到了。
“当时我在台上完全是噙着泪看着她打自己的。”蒋雨林指了指自己的眼眶,“这不合理,因为我是演员,排过戏,但那种感染力超过我的理智。”
本剧的导演之一,编导部的谢燚也说出了自己的纠结:“《驴得水》是一个改编话剧,如何既保留原作的精神内涵,又要使观众感到亲切,我很做了一番思量。”他定下了“笑中带泪”的基本基调,又将川农牛搬上了舞台,充当三民小学豢养的驴,还在台上支起了梧桐树。这些川农元素来之不易,拿梧桐树来说,就是道具组的美工同学一针一线地缝纫出来的。剧务部的杜诗晏这样幽默地形容排练过程:“像生孩子,既痛苦又快乐,但只要不难产或流产,那一切都是值得的。”
是温暖的回忆
在看完录像后,张一曼的追求者,裴魁山的演员卢峰摇了摇头,连说:“不像。”他对自己的演技并不满意:“因为我一开始就不是奔裴魁山去的。我是这么一个人,所有的角色我都想演,哪个角色我都能演,我太喜欢演戏了。”正是对戏剧的热爱,让大一的卢峰依然选择了话剧团,也正因为一个又一个像卢峰这样的戏痴,使得话剧团有着非凡的凝聚力。
“成员之间没有界限,甚至没有隔阂。”主角之一,铁匠的饰演者何国榆打趣道,“张茜叫我,从来都叫‘哈儿’。”说到这里,几位演员都笑作一团,大一的蒋雨林激动地拍了拍张茜。何国榆说,这是这种“没大没小,“没礼貌”的气氛,给了他家一般的归宿感。他告诉记者,在排练室打地铺是家常便饭,然而他常常醒来后发现自己身上多了层被子,显然是没有睡着的成员怕他着凉。对大二的何国榆来说,排练室更像他的寝室,话剧团给他留下了美好温暖的大学回忆。
在台下的演员们,有过争吵,又会复合。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肖翔文 摄
当然,因为剧本等一些“业务问题”,成员们也曾吵得不可开交。“最严重的一次,我和黄清澄在回寝路上都不想搭理对方。第二天的全团大会上,他才过来找我说话。”说到这件事情的张茜和黄清澄相视一笑,“与人相处肯定会有矛盾,但我们话剧人性格都特别开朗,什么都是能说开的。”
正是成员之间的互相包容,互相体谅,才使得话剧团副团长唐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出那句:“话剧团就是我大学生活的全部”。在唐皓看来,话剧团聚集了大批“戏精”和“戏痴”,是一个能互相切磋演技的社团,同时它又像一个和和睦睦的大家庭,有可以倚靠的肩膀,还有可以信赖的人。“我爱你,话剧团。你的名字就是我的故事。”唐皓肯定地告诉我们,“这句话是全团成员的心声。”
剧终,佳佳出走,一曼自杀,铁匠继续冒充“驴得水”,三民小学最终走向了毁灭,而“麦立方”的台下有隐隐的啜泣声传来。在成都校区观众的雷鸣般的掌声中,主演两两结伴行谢幕礼,激动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张茜的“小目标”也得以达成,谢幕后的她看起来轻松又自豪告诉记者:“我们对这次成都行很满意。《驴得水》会谢幕,但我们这个有爱的大家庭将一直团结在一起只为给大家献上更多精彩的话剧。”
大学的话剧表演只是我们大学精彩生活中的一小部分,可对于这样一群人来说,却是生活中最为重要最温暖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