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月觉得“合租房只是一个可以睡觉的地方”,除了早晚洗漱需要与租友分享公共空间以外,早出晚归的工作不会让她有时间过多地与租友打交道,尽管有时她需要忍受陌生人奇怪的生活作息。她自认为自己有“社交恐惧”,在合租过程中会刻意避免与陌生租友碰面。因为担心合租房的卫生间不干净,她宁愿到公司去上厕所。
结伴租房是一些实习生的选择,在部分大学生看来,几个熟识的同学共同租房既可以省下一笔钱,又在互相照应之中多了一分安全。今年暑假,在北京一家单位实习的1个男生和4个女生选择合租。他们5个人之前便是熟识的好友,共同租下了北京大兴区的一套阁楼公寓,男生住在一楼,女生住在2楼。与异性合租没有让女生们觉得不便,男生不仅承担了逛街拎包的“任务”,更会在晚上有陌生人敲门时给足她们安全感。
除了每天往返实习单位近4小时的通勤时间,他们觉得“租房生活几乎可以用完美来形容”。公寓附近商场、影院、KTV、小吃街应有尽有,下班后男生还能经常去家旁边的篮球场打打球,家里家具一应俱全,有全自动窗帘、会“唱歌”的智能门锁……闲暇时光,他们会一起吃零食、看电视,周末一起做大餐,他们常说“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齐齐”。
在大学生眼中,提供住宿的实习“实在是不可多得”。西南民族大学的学生杨宏杰加入了一个大学生暑期实习计划,和其他入选的224名大学生来到北京实习。他们一同住进位于大兴区的一所学校内的集体宿舍,得以省去不少租房的麻烦,更多了一分集体生活的快乐。
南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教师王建鹏表示,当前的实习主要分三种情况,一种是实践教学,属于教学内容,由各院系与企业联络给学生安排实习,会较为明确地安排住宿问题,且大部分安排在本地;另一种是学校与企业有实习协议的,学校要求企业规定学生住宿如何解决;还有一种是学生选择自己和企业联系,实际上学校不主张学生去参加这样的实习,因为学校无法与企业一一核实情况,从而保障实习的可靠与安全。王建鹏认为,不包住宿是企业行为,但企业应该给与实习生相应的建议,所涉及的安全问题都应该在实习协议中表明清楚,“现在一些大学生不是特别在意实习协议这件事,只觉得拿到一个实习offer就应该赶紧开始实习。这也是现在大学生对法制、安全性考虑不太周全的表现。”王建鹏建议,大学生自己找实习时,需要和企业明确责任关系,签订实习协议,了解企业是否能帮忙安排住宿或联系住宿场地等问题。
针对大学生实习租房存在的问题,大连理工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辅导员李文超表示,大学生在租房过程中要注意选择,“第一是要与知根知底、品行端正的人合租;第二是务必通过正当途径租房,挑选手续齐全、治安良好的小区或者公寓;第三是提高安全意识,尽量不要向邻居透露出自己是一个人住的信息。”(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魏月、陈柏然、李雨芹为化名)(南开大学 夏书言 浙江理工大学 陈新怡 大连理工大学 朴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