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娱乐|时尚|财经|军事|体育|创业就业|高校|旅游|发现|视频|游戏|汽车|青春励志
大学生暑期实习租房难 签约绑贷“套路”多

发稿时间:2018-08-06 08:42: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租房背后有“陷阱”

  “暑假租房仿佛是为了体验生活的不易。”在大三结束的暑假,浙江一所高校的陈柏然找到了南京一家媒体的实习机会。陈柏然联系的第一家租房中介,向他收取了300元中介费后,给了他3个电话号码,让他自己联系去看房。实地看完3处房后,陈柏然都不太满意,但300元却无法拿回。

  “收据信息不清楚,没有注明中介公司地址。对方着急让我签,我就签了,拿回去仔细一看,才发现收据上写着‘此费不退’。”他说。

  更换中介公司后,客服马上给他推荐了一处房子,他乘坐地铁十几分钟便能到达实习单位,同时房子看上去整洁舒适。想到第二天要上班,陈柏然以月租金1160元签下合同。“当时我觉得和工作人员挺聊得来的,他会针对大学生实习找房问题的痛点和你聊天,不知不觉你就会产生一种信赖感。”他回忆。

  陈柏然本以为租房的“磨难”结束了,然而接下来的事情让他猝不及防。由于看房时不细致,没有注意细节,房子存在的问题在入住之后逐渐暴露。公共区域地板膨胀破损、地漏附近无人清理的陈年污垢、绝缘胶布绕一圈而脱落的墙面插座、空调线路错误而无法使用……与客服联系几十次、报修14次的经历让陈柏然身心俱疲。

  报修中间环节被耽搁、保修保洁工单被任意更改和取消等,与租房App中标榜的“风雨无阻,只怕服务不到位”“太阳也晒不退服务热情”并不相符,这也成了陈柏然诟病的一点。“6月末入住,门禁卡过了一个月才拿到,每个月的服务费、维修费、水燃气费也无法查看,各项服务事项没有细化。”陈柏然表示,自己7月初一大段的投诉内容下,投诉进度还停留着“受理阶段”的字样。

  与陈柏然一样,找到落脚处不意味着就此“安定”。去年暑假,李雨芹来到北京实习,她与学姐在通州区合租了一套一室一厅的房子。租期本来是半年,但刚过两个月,“意外”就发生了。2017年9月9日晚上,她们所在的小区突然停水停电,李雨芹这才知道她们住的楼早已被划为违规建筑。“在这之前就有所耳闻,但房东始终否认。”直到被断水电当晚,大家才意识到尴尬的处境。后来,房东把剩余的租金退还给了租户,但这不足以安慰那十几栋楼里住户们无家可归的心情。

  陈柏然租下房子没多久,他发现自己签约的同时,被捆绑了网络贷款。这意味着他同时与第三方平台签订了贷款合同,时间长短等同于租期,相当于租户从平台贷款,平台一次性把全部租金给租房中介公司,租户则以每月支付租金的方式向平台还贷。

  据他回忆,中介让他手持身份证照了照片,并让他“随便”写一家“稳定”的工作单位,因为中介告诉他“填‘实习’租不了房子”。对方向陈柏然反复保证个人信息不会用于别处,他仍心有余悸:“谁知道呢?万一信息被泄露呢?”

  出租屋里的“陌生人社交”

  与陌生人合租,对于已经习惯跟同学做室友的大学生来说,既有新奇也有尴尬。尽管住在同一屋檐下,他们却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调查显示,与朋友合租的受访大学生占69.02%,21.57%的受访大学生选择整租房子自己住,9.41%的受访大学生会与陌生人合住。

责任编辑:崔宁宁
返回首页>>
共【3】页 首 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末 页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该评论已关闭!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