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汉语热”不断升温 学生呈现低龄化
韩国济州汉语冬令营文化体验活动现场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柬埔寨涌动“汉语热”。图为暹粒华文学校中山学校内的柬埔寨学生正在朗读中文。
记者 于景浩摄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外孙女阿拉贝拉日前在中国“火”了一把,起因是特朗普访华期间,使用平板电脑向习近平主席夫妇展示了这位可爱的小姑娘用中文演唱歌曲、背《三字经》和古诗的视频。小姑娘受到中国民众的喜爱。
事实上,不只是阿拉贝拉在学习中文,英国乔治小王子、西班牙莱昂诺尔公主,都在上汉语课。随着越来越多的海外少年儿童加入到学汉语的大潮中,海外汉语学习者的低龄化渐成趋势。
汉语教学从大学向中小学延伸
“学了汉语,这样去中国餐馆吃饭就可以用中文点菜啦。”
“因为很多人都说中文,如果我也会说的话,就可以和更多的人交流。”
“我的爸爸妈妈要我来学,说是为了以后好。”
这是发生在英国某公立小学汉语课上的一幕。在充满中华文化气息的教室里,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回答着汉语老师执铎的问题。
执铎是中国某高校的在校研究生,通过国家汉办的选拔后,被派到了这所开设汉语选修课的英国公立小学教汉语。她面对的是5至11岁的汉语零基础的小朋友,主要教基本的语言知识,以培养兴趣为主。
执铎所在的公立小学开设汉语课,正是海外汉语学习呈低龄化趋势的一个侧影。来自国家汉办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开设汉语课程的中小学校是高等教育机构的8倍。美、英、法、泰、韩等众多国家汉语教学从大学迅速向中小学延伸,K-12(从幼儿园到高中)成为汉语教学最重要的“增长极”。英国5200多所中小学开设汉语课;2016年法国有700多所中小学开设汉语课程;据美国汉语教师协会统计,全美中小学在学汉语人数占全部在学人数的2/3,达到40万人左右。英国现有12万中小学生学习汉语,占全部在学汉语人数的60%。
除学校开设中文课程外,各国的相关机构还会组织一些面向低龄学习者的文化活动。韩国济州汉拿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师李雨珊曾经参与过当地政府组织的面向少年儿童的汉语冬令营活动。据她介绍,该活动已连续举办多年,除了集中密集的汉语教学外,还有丰富的文化体验活动,受到学习者欢迎。而泰国高度重视汉语教学,给曾是泰国罗勇中学孔子课堂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赵志肖留下了深刻印象:“泰国有各种中文比赛,也有激励机制。”她还做过一些比赛的评委,学生们参赛很积极,“每场比赛都能看到好多汉语讲得非常好的泰国孩子。”
学汉语是“值得骄傲的事”
执铎曾问过自己的学生为什么学汉语,大部分孩子的答案是学汉语“很酷”,会说汉语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也有孩子说“为了以后好”。这背后的原因是:中国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使汉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大幅攀升。
多层次、立体化的汉语国际教育体系在海外正在成型,为海外儿童学习汉语提供了更多便利。以美国为例,过去10余年,大中小学校、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培训机构、华文学校等百花齐放、竞相发展,在俄勒冈、犹他州等地区,汉语教学已经通过立法形式纳入所有公立学校课程体系;许多培训机构、商业网站提供了丰富的汉语在线课程,开启了学习汉语的“新大门”;110所孔子学院和500多个孔子课堂遍及全美50个州。英国从政府到民间全方位推动汉语教学,包括颁布国家政令、教育部设立专职岗位、每年定期巡视汉语教学课程、培养本土汉语教师等。
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孩子的汉语学习,除了出于孩子未来发展的考虑,还有近年来儿童语言习得研究的发展。近年来汉语学习者的年龄越来越小,甚至有很多从幼儿开始,这和语言习得“关键期”理论在教学领域的发展有关。
汉语教学要因材施教
汉语能在海外少年儿童群体中受到欢迎,离不开一线教师的努力。“孩子们觉得汉语课很新奇,很好玩。”正在英国公立小学当助教的方眉说,“老师们带着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不一样的课堂让孩子们喜欢上了汉语课。”
曾在美国公立学校和语言培训机构都做过汉语教师的刘春吾汉语教学经验丰富,“我所在的班级采用的是沉浸式双语课程:周一、周三、周五这3天学生们沉浸于中文教学环境中,周二、周四则处于英文教学环境中。”这种沉浸式双语项目借鉴了西语、法语等的教学方法,而汉语的沉浸式双语项目是在几年前才出现的,还有很多探索的空间。“相较于西语、法语等,学生习得汉语要投入更长的时间。我们老师就要考虑如何把课程设计得精彩、以吸引学生的持续兴趣。”刘春吾说。
在李雨珊看来,“汉语挺难的,而学生们年龄小,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我们在上课时需要灵活调整教学方式。比如他们对文化体验活动非常感兴趣,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汉语效果就挺好。”
“每个国家的教育氛围不同,像泰国的学生比较随性,我们在掌控课堂的时候就要结合当地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不断摸索合适的教学方式。”赵志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