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苦都吃不下,何来资格谈梦想”
“老班”是学生对于班主任的昵称。澎湃新闻通过多名高三学生了解到,因为班主任需要从早到晚盯着学生,学校整个高三(加复读班)只有一个女班主任。对此,有学生打趣说:“要打人,女的使不上力气”。此外,也有学生告诉澎湃新闻,班主任虽然管得多,但有时也会和朋友一样跟学生交心。
在毛坦厂中学,大考中进步较多的学生会收到班主任颁发的奖状,以示鼓励。
而考试成绩下滑的学生,也可能会面临请家长或“请”回家的“命运”。高三一文科班学生周阳因为月考成绩不理想被班主任“请”回出租房“面壁思过”。“说是面壁思过,回去我就是补觉、看书、吃东西,也没什么。”她表示,自己对于这种赏罚分明的奖惩形式是赞同的,“老班凶的时候还吼人打人,打手啊、身上啊,我们肯定有怨气。”
一些毛坦厂中学学生把“惨(惩罚)”分为不同等级,“口头警告”为最轻,“请家长”为最狠,“罚站”“写检查”“罚款”“被打手板心”“没收”“请家长”等,也都是他们在这里见过的惩罚方式。
网上有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6月,毛坦厂中学总占地1800余亩。澎湃新闻在校园内看到,学校有多个田径场、球场和一座体育中心、游泳馆,但课间少有学生在场上活动。
学生在学校上晚自习
一位复读文科班学生告诉澎湃新闻,自从来了这里,原来几乎周周打篮球的他,已经快一年没有打球了。除了手机和自己的爱好,睡眠可能是自己和同学最奢求的另一样东西。
毛坦厂中学的高三学生仅在每周日下午有3小时“假期”。而有不少学生都提到,除了课间、午后、晚自习等时间外,这3个小时的假期,他们会选择睡觉。“每天22∶50下课,看书、做作业到凌晨,早上5∶30起,你说我们能不困吗?”问及缺觉的原因,一位毛坦厂中学高三学生反问道。据他描述,班里同学几乎没有人能在晚上12时前睡觉,即使没有作业,很多人也会选择背单词或诗词,在他们看来,“早睡一小时就少看一小时”。
校门旁有家看似陈旧的理发店,“假期”时,有穿着校服的学生在店内坐着看书。店员告诉澎湃新闻,天气慢慢热了,几乎每个中午都会有女学生来洗头。到了周末的“假期”,剪头发的学生甚至需要排队。“听他们(学生)说,(校内)澡堂离宿舍远,没热水,洗头不方便。(周末)有学生自己来,也有家长提前过来约时间,到时间,孩子再来。”
一名住校学生补充说,学生宿舍为8人间,有空调、有电插头,因住不满,空床位一般会被用来堆杂物,而宿舍窗口覆盖着铁丝网。一旁有学生打趣说——这是为了“防跳楼”。
复读班的教室里,木色的桌椅整齐地连排摆放,桌上堆着高高低低的教材和各式各样的水杯。到了高三,教室的墙上会陆续贴上一些励志标语,有的是诗词、有的是带哲理的“鸡汤”。
教学楼下拉着写有励志标语的横幅
“大不了再来一年”“保持清醒、全神贯注、奋力高考”……同时,考前班主任还会用各种口号和方式来鼓励学生。“考好了班主任会在QQ群发红包,抢几角钱都开心。”听到一位高三理科班女生说老师鼓励的方式,一旁的家长不禁笑出了声。
这些年,很多人提到毛坦厂,就会想到“学生监狱”“亚洲最大高考工厂”,对于这种说法,高三复读生彭清华对澎湃新闻说,自己曾因毛坦厂的升学率慕名而来,刚开始的几个月因为学习强度大,有过多次放弃的念头。但“既然选择复读,就是为了用好成绩改变命运,考上理想的大学,学习的苦都吃不下,何来资格谈梦想?”
去年夏天,刚到毛坦厂中学报到的复读班学生所拍摄的教室场景。受访者供图
彭清华说,听本地人说每年临近高考,镇上都会有人放飞孔明灯许愿,到时自己也会去,并非因为迷信,只是想给枯燥的复读生活添点不一样的色彩。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