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成都12月13日电(通讯员 林睿怡 杜诗语 刘佳奇)12月1日,西南财经大学柳林校区学生实验超市门口人来人往。天空略显阴沉,冷风阵阵,超市门口却人声鼎沸,好不热闹。长桌一字排开,精致的手工艺品横列其上,间或在来往的人手中摩挲辗转。海报在风中被吹拂得猎猎作响,上书八个大字:“开卷有益,冬日暖心”。
由益心工坊与光华读书社共同牵头的“开卷有益,冬日暖心”慈善手工艺品展示活动于学生实验超市门前举行,此次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展示售卖残疾人手工艺品,同时募捐善款投入活动后期的发展和完善。寒风恻恻,心却暖意融融,无数陌生人齐心协力,用善行温暖了这个冬日的下午。
图为残疾人手工艺品师傅制作的晴天娃娃系列产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佳奇 摄
艺数品背后的故事
小琴的衍纸耳环,由一群有听力障碍的儿童们组成的心韵绣坊所绣的丝绸布艺品,边远民族安多的奶香手工皂……
每一份精致的手工艺品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作为本次公益活动的项目经理,来自2016级金融学的唐上丁手捧着一本暗红色的书册,耐心为每一位驻足停留的路人进行讲解。
“这个瓶子是由一位行走不便,高位截瘫的女士制作,”他拿起一个细心勾勒的沙画瓶,娓娓道来,“她不仅自己擅长手工,还会辅导别的残疾人做手工艺品。我非常敬佩这位李新莉女士,并且也十分喜爱她的作品。”翻过了一页,页面停止在下一页上,那是一张不甚清晰的全家福。据他介绍,余先生一家,本来应该是幸福圆满的。然而两个孩子都不幸患上遗传病,大儿子得了地中海贫血症,小女儿是唐氏综合症,使得不算太富裕的一家更是生活艰难。还好余先生本身就有一技之长——制作皮雕,所以以此维持生计。
在每一件精致美丽的手工艺品背后,都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或励志,或催泪,静静躺在手中,等着过路人来发掘。
图为项目成员为同学介绍残疾者制作的手工艺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佳奇 摄
为残疾人“发声”
谈到举办这个活动的动机,项目副经理韩家钰表示:“最初是暑假的时候接触到残疾者这方面的组织,然后我们大家都有想做这个项目的意思,于是就约着开学后一起去做第一次调研。”这个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当代大学生更多关注社会,了解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现状,更重要的是给残疾人手工艺品的展示机会,使他们能得到社会的关注与认可,同时改善生活,做到“病有所医”。
他们对于此次活动的预期效果定位为“提升影响力”,为相关后续工作做准备和铺垫,只有适当预热,打响名号,才会有更多人将目光投放到这一领域来,那么以后此类活动的受众面就会更广。
另一方面,来自光华读书社的贺达豪也表示,举办此类公益活动看似与“读书社”风马牛不相及,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古有“学文救国”之说,其实本质上,读书与投身公益活动都能提升自我,充实灵魂。读书社也可以成为爱心的聚集地,同时从长远说,这也是完善书社内涵,践行“经世济民,孜孜以求”西财大学精神的一种方式。
凝聚群体的力量
“看到了,觉得我应该这么做,就做了。”刚买了一份手工艺品的西部中心农区研一的冉新说道,“能尽一份绵薄之力也是好的。”学生实验超市门口,摆满手工艺品的长桌前已围了不少人,志愿者们轻声讲解着手工艺品背后的故事。16级金融学的葛学敏也买到了自己心仪的物品——一个小小的沙画瓶子,准备拿回去放在寝室里。当被问及为何会买下这个手工艺品,他若有所思:“第一当然是因为我喜欢这个手工艺品。残疾人虽是弱势群体,但在某一方面,他们并不比正差人差到哪里去。第二就是既然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又为何不做呢?”
捐款和募捐清单已经写上了长长的一串名字,冰冷的白字黑字下流淌的是暖暖的情意。
图为同学欣赏并购买手工艺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佳奇 摄
活动已近尾声,学生实验超市门口却是热情不减。间或有拿着手工艺品离去的学生,一脸心满意足。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活动所得的利润,一部分将用作残疾人技能技能培训,另一部分返还给他们用作劳动所得。正如唐上丁所说,此次活动的意义在于为残疾手工艺人们提升知名度,帮助他们扩大销售渠道。“不同于纯粹的捐款,而是让他们凭借自己的劳动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