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能力测评:“精准匹配”不过是个概念炒作
听说了“职业能力测评”这事,笔者就在“度娘”上轮番搜索,不同的输入词却能搜出几个不同的测评网站,包括中国国家人才测评网、中国人才测评网、职业能力测评中心……
据媒体报道,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的服务平台越来越精准化,能通过对毕业生的职业能力测评,为用人单位提供职位建模,然后精准智能匹配。
“精准”“智能”“匹配”,最后落脚的3个词语感觉很高大上,能不能或者如何做到呢?
“职业能力测评”决定了未来的一段时间,一个人1/3的人生在哪里度过、从事什么。它的重要性和性格测试、星座测试完全不在一个层级,那它应该有哪些问题、如何设计、包含哪些组件呢?
笔者注册了其中的一个测评网站,进行大学生能力测试,测试分为“综合素质”“岗位管理知识”“岗位胜任能力”三大部分,每个部分分为基本和专业两部分,共236题,需在150分钟内完成。题目包括:您认为你的优点比缺点多吗、您每天照镜子超过3次吗等问题,还有一些图形选择题。
而一篇题为《欢迎使用国家人社部精准就业服务平台》的文章中介绍,另一种职业能力测评只需完成35道题目,短短5分钟即可获得一份专业、可信的职业能力测评报告,全方位了解自身职业能力倾向。相关工作已在进行中,据统计,该服务已测评近50万人。
这样测试能够做到“精准智能匹配”较难令人信服。然而,从相关的事件中可以探得它存在的部分原因,为治理资格证获取领域的乱象,2012年以来,434个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被取消,大规模的取消使得判断一个毕业生是否拥有职业能力的“标尺”出现了缺席,这样的“真空”急需一个“补空”的评判标尺。
“标尺”的尺度界定过程却无法公开。如果它确实使用人工智能的深度算法,那是它固有的“黑箱”特性,但至少还需要调查进行测试后的就业者是否与获得职业“匹配精准”,以验证和修正系统,但如果只是一个概念炒作,其功能就另当别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