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娱乐|时尚|财经|军事|体育|创业就业|高校|旅游|发现|视频|游戏|汽车|青春励志
4名大学生历时5个月制作108种植物标本 致敬经典

发稿时间:2017-12-04 16:50: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芜湖12月4日电(通讯员 刘建柱)近日,在安徽师范大学,4名大学生制作的植物标本作品《水浒百草集》因宏大的篇幅?精良的制作,受到极大的关注,在师生间引起强烈反响。

  记者了解到,作品为该校三名大三学生和一名大二学生历时5个月制作而成。暑假期间,指导老师周科带领制作成员跨宁国?芜湖等地,采集植物原材料近千株,利用植物保青先进工艺,纯手工制作两百余幅成品,严格筛选出108种植物标本,做成4本书册,一幅卷轴,取名为《水浒百草集》。

  困难重重,难忘五个月的深夜相伴

  翻开书册,浅黄的牛皮纸上粘贴有植物标本和水浒人物水墨画像。在固定标本的台纸上,是色着鲜艳的植物,有的带花,有的带果,长长的根须有序黏附在台纸上,每一片叶都是最自然的姿态,仿佛自然生长在纸上的植物。台纸两角还贴有每一种植物的采集信息和定种标签,作为鉴定标准。标本旁边是相应人物的水墨画像,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神采,并配有人物简介。制作组按照水浒人物排序,把25种植物标本装订为一册,共制作四本书册,剩下八种整整齐齐的粘贴在五米长的卷轴上,组成了一幅精美的植物画。

  

作品《水浒百草集》。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夏治林 摄

  “最初的制作是凭着一腔热血,从最初的上山采集植物,回来精挑细选,到植物工艺保青技术的探索,再到一幅幅标本的精雕细琢。慢慢地发现,凭着我们四个人的力量,在短时间内制作完成108幅植物标本是十分困难的。”在问及标本制作的有没有困难时,制作组组长告诉记者,“面对如此大的制作量,我们都曾想过放弃,但第二天还是一起坐在实验室埋头做标本。”

  在实验室,两个标本夹固定着10余CM厚的草纸,台子上还有没做好的植物标本,大大小小堆砌成一座小山模样。陈兵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半成品,还没时间来得及做完。

  “作品的最大困难是把植物与人物相对应,我们不但要熟知每一种植物习性,还要清楚108个英雄人物的性格和事迹。每一次讨论,我们都会因对应问题产生很大分歧。好的是,一起讨论也增进了我们之间的友情,一学期吃的最多?最开心的饭是和他们一起在学校食堂。”夏治林告诉记者。

  陈兵表示,团队中三个成员在暑假一起去了四川支教一个月,回到学校又聚在一起做标本,实在是一种缘分。“经过近5个月的相处,也增加了我们之间的友谊。另一方面,做标本是对自己的一种考验,每天晚上四个人并排坐在实验室三?四个小时,手里拨弄着煮好的植物材料,小心地展平每一片叶子,虽然累到腰酸背痛,但是也练就了我们做东西的细心?耐心。”最后,陈兵还不忘调侃道,因为做标本,都没时间找男朋友了。

  

采集植物。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朱琳 摄

  创新工艺,在尝试中体味科学的价值

  据悉,为了使植物在长期的保存过程中保持最原始的形色,他们做了30多次的实验,从网上查阅相关资料文献,请教专业老师,最后大胆尝试加大试剂药量。记者注意到,在制作标本的实验室,试验台上码放着数十瓶冰乙酸溶液的空瓶子。陈兵告诉记者,做标本需要先用药水把植物煮好,每一次煮植物,刺鼻的冰乙酸味道,充斥着鼻孔,即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也丝毫不起作用。这时,她伸出自己的双手,白净的双手皱皱巴巴,显然是长时间被药水浸润的结果。

  

摆平煮好的植物。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朱琳 摄

  指导老师刘坤告诉记者,《水浒百草集》是生命科学学院目前制作篇幅最大,制作种类最多,花费学生心力最多的一组作品。作品的专业性很强,每一种植物的采集?定种?制作都遵循科学性原则,难度虽然并不很大,但是过程较为繁琐。学生在标本制作过程中,为保留植物最原始的形色,尝试各种制作方法,创新植物保青工艺,使标本在长时间的保存过程中不至于脱色,这也是这幅作品一大亮点。

  致敬经典,只为传承千年的草木文化

  说起制作108种标本的初衷,孙莉表示:“《水浒百草集》的创意来源于经典读物《水浒传》。108位梁山好汉性格鲜明,在华夏广袤大地,百草丰茂,植物的习性特征也像水浒人物一样截然不同。林冲的英雄无泪,与六月雪象征的含冤相像;孙二娘的心狠手辣,与牵牛的外展玉颜,暗施毒气,如出一辙。”

  “我们是生物专业的学生,学院每年都会组织学生进行黄山野外实习,在随老师翻山越岭,采集植物中,我们想尝试以新颖的生物标本方式,展现水浒文化,表达对英雄和经典的致敬。在和草木对话的同时,背起一份传承,让绵延千年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成员孙莉认真地说。

  

图为标本细节图。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夏治林 摄

  这样的一群青年,他们用一个半年,从泥泞小路到深沟河渠,从草地平原到浓密森林,他们躬行千里、跨越山河,头戴草帽、身披雨衣,只为带回最美的草木,做出最美的标本。在做标本的同时,怀着对草木的一份情,对经典的一份敬,对科学的一份爱,讲述草木背后传承千年的经典文化。

  在受到学校师生的好评之外,该作品也受到了安徽工程大学师生的关注,组织学生参观标本馆,交流标本制作。

责任编辑:李华锡 卢文彬(学生编辑)
返回首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