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南宁8月26日电(通讯员 杨洁 刘懿黛 宋绍清)在武鸣县城,想要找到白丽珠一点也不难,只要和当地人说起那个在县城住了20多年,会说一口流利的壮语,还会唱壮歌的外国人,很多人都会“哦”一声,然后告诉你他们知道的有关于白丽珠的一切。
带着对这样一个“老外”的好奇,8月16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温暖随行实践队来到广西省南宁市武鸣县,采访美国语言学家白丽珠,听她讲述,她与壮乡的故事。
机缘巧合结缘壮语,从此不辞长作武鸣人
善谈的白丽珠女士与实践队员分享学壮字的趣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邹源 摄
白丽珠,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语言学博士,本着深入学习中国文化的想法,1988年,与同为语言学专家的丈夫来到天津师范大学教书。
1989年,白丽珠和丈夫到一家餐厅吃饭,偶然听到周边有厨师在用一种奇妙悦耳的语言在交流,“柔和温雅,像歌曲一样好听!”白丽珠瞬间就被吸引了。经询问,知道了这是壮语,中国使用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语言。
从这以后,夫妇俩就开始四处寻找有关壮语的资料,并用国际音标来给壮语标音,分析语法。后来,他们又跟着中央民族大学韦星朗教授学习壮语。
1993年9月,韦星朗教授来武鸣教授壮文,白丽珠一家四口随之南下,并决定在武鸣常住。“要在这个环境生活,沟通交流才能深入研究不是吗?”白丽珠笑着对实践队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