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工向实践队员介绍水电施工。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卫华 提供
中国青年网武汉8月25日电(通讯员 钟锞)“十三五”出台水利改革,加快了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脚步,水生态建设正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7月底,武汉大学 “弘禹中国”实践队赶赴湖北、湖南、河南三省进行三下乡实践调研,调查水利行业的转变,考察水利人才新需求。
鄂湘豫三省在长江中游水利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防洪、水力发电、城市排涝任务艰巨。经过走访调查,这十一家单位,可分类政府机关、教育机构、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参与水利建设历时20多年。近几年,相关单位正将传统水利业务扩大到流域水资源规划、城市景观水利建设等方面,再次实现产值突破。
吃苦耐劳,以坚强品质立足
推土机“突突突”喷薄出黑烟,门塔机随着声声哨响转动,砂石骨料场下料时扬起的烟尘足以掩住人影,这是当下水利施工现场的情景。水利施工有多苦,实践队伍来到了水电八局一探究竟。
今日三峡坝高185m,日发电量超4亿千瓦时,可见三峡工程成果之不易。在采访中,参建过三峡左岸电站的白工回忆起经历来,如在昨日。
当初的混凝土立模仅仅是用木模板,费人工,技术要求高。“眼要准,对牢线锥一点都不能偏移,不然浇出来的混凝土就不合格。”白工说。混凝土振捣更是一件累活。一次振捣的有效半径一般是50厘米,“一天下来插拔振捣器上千次,整个人腿都是浸在混凝土里的,做完工出来就是个泥人了。”
“现在机械化水平高了,年轻人却还是喊施工队苦、条件差。”人事部张工这样告诉实践队员们,施工单位跑野外,加班加点,对于“娇养”的下一代来说,相较室内工作不受青睐得多。
在采访中,实践队员们接触到了叶工。29岁的他,6年前来到公司时参加水利建设,在山区待了整整半年。如果不是前辈们指点和自己咬牙坚持,可能早已经放弃了。“以前梦想自己能做多大,现在发现大部分人都是社会运转的一颗小螺丝钉,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很不错。”如今,作为老职工的他已经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当上了项目负责人,带领工人们一起参建白鹤滩工程,风吹日晒,体会到了做好工作的不易。
叶工坦言,做水利事业,就要多吃苦,踏实肯干,才能做好工作,享受工作。吃苦耐劳,踏实肯干,这是一代代水利人坚守的权杖。喧嚣的大环境下,坚守我们的坚守,是对我们90后的莫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