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铺好的路她说不 女孩众筹万元学费来成都读大学

发稿时间:2018-09-10 09:17:00 来源: 成都商报 中国青年网

  父女分歧

  她的梦想

  学习数字传媒专业

  初中的时候,她开始学习绘画,喜欢宫崎骏也喜欢新海诚,满脑子里都是绘画构建起的世界。选择数字媒体专业,今后可以学到很多影视后期制作,打算和同学一起创业,做视频工作室。

  大人对不了解的东西充满“恐惧”

  林玥的一名同学告诉记者,林玥从小就喜欢画画,独立生活的能力也很强,她总是能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林玥身边也有很多学过护理的同学告诉她,“如果自己不喜欢,千万不要去。” 这个喜欢看动漫视频网站的少女,和家里人完全不在一个“频道”,“爸爸喜欢看谍战片,妈妈喜欢看肥皂剧,大家平时接触的东西也不一样。”高中的摄影老师告诉她,不要把目光局限于一个地方,外面的世界还很大。林玥用手机拍摄的照片也经常发在QQ空间,这些照片总能得到老师的夸赞。在家里,没有人认为这是一种优势。“我们这里就是一个小村子,大家接触的事物也有限。”林玥说,大人们对不了解的东西充满了“恐惧”。

  教育专家

  父母设计的道路未必适合孩子

  对于林玥遇到的问题,四川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游永恒教授认为,孩子父母看问题的方式还是太僵化了一点,他们对大学赋予了太多的期许。“孩子在异地的生活也好、未来的工作也罢,父母都不必太过担心。” 游永恒说,大学是孩子的一个重要成长过程,品德和能力才是影响未来发展的关键。在国外考察的过程中他发现,很多大学到了大二大三才开始选专业,此前都是注重通识教育,即使选了专业,这些学生有三分之一改行了。

  游永恒认为,父母设计的道路只是为了给孩子找到一个工作,这个层次是很低的,他们没有考虑这条道路是否符合孩子兴趣、适合孩子发展,而且如果选择一个不喜欢的专业,也不一定能学好。他表示,长期的经验限制了大人的眼界,判断问题的方式也过于主观,在专业这件事情上,还是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则认为,专业选择的决定权最终还是在孩子身上,父母只能提供参考意见,“毕竟孩子已经是成年人了,即使采用强硬的行为也不能改变现状。”他认为,很多父母怕孩子选错专业会吃亏,但这主要还是要看孩子的兴趣和天赋。因此在林玥的这件事情上,父母还是应该理解孩子做法,相信过一段时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还是会得以修复。

  靠自己稚嫩的双手开拓一条路是否是最优途径?

  走既定的路是安全的,尤其是当你准备不充分,总体能力不具备的时候,走父母为我们铺好的路不失为一个稳妥的方式。 只不过,跳脱不了舒适圈,永远不可能激发潜力,真正提升。

  不走铺好的路,必然存在未知的风险。多元化的时代,获取资源的方式与输出资源的模式也更加多样化。

  因此,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并能在行动上遵循自己的内心。

  何去何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成都商报记者 宦小淮 实习生 廖静)(文中人物为化名)

责任编辑:崔宁宁
返回首页>>
共【3】页 首 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末 页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该评论已关闭!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