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定向分配招生
真的对公办初中有利吗
根据“宁波新中考意见”,2020年前,优质示范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计划定向分配比例不低于50%,有条件的地方应努力提高比例。
2021年起,优质示范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计划定向分配比例不低于60%。定向分配名额的75%以毕业学生人数为依据基本均衡分配,剩余名额根据初中学校办学水平、年度发展性评价和规范办学等情况统筹分配。定向分配向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倾斜。
钱报记者算了算,定向分配比例不低于60%,其中75%以毕业生人数为依据分配,也就是说真正以毕业生人数为依据分配的是重高招生计划的45%,与原来的保送生政策比,变化不大,只是取消了保送生考试,名称换了一下。
公办初中是否能在此次中考改革中受益,关键是“剩余名额”怎么分。“剩余名额”占重高招生计划的15%,新中考意见没有对具体分配方式做进一步解释,只是强调了两个原则:
原则一,根据初中学校办学水平、年度发展性评价和规范办学等情况统筹分配。
原则二,定向分配向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倾斜。
对公办中学明显有利的是原则二,但是倾斜幅度有多大,还是未知数。
“自主招生”占30%
主要针对哪几类学生
除了“定向分配招生”外,“宁波新中考意见”还明确了各普通高中的自主招生政策。
普通高中学校可以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自主确定招生标准。主要包括招收在艺术、体育、科技方面具有特殊才能学生的特长招生和招收符合学校办学特色的特色招生。
自主招生数量原则上不超过学校招生总数的20%,其中特长招生原则上不超过招生总数的5%。
近3年已举办特色班且成效显著的学校,特色招生计划可适当放宽,但自主招生计划至多不超过招生总数的30%。
自主招生学校组织规范的专业测试。根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专业测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择优录取,其中学业水平成绩所占权重应不低于30%。
明确高中可跨区县(市)自主招生
根据“宁波新中考意见”,经宁波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有条件的学校可跨区县(市)自主招生。目前,镇海中学每年都有27个跨区招生名额。
今年开始建立
“综合素质评价”管理平台
根据“宁波新中考意见”,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品德表现、运动健康、艺术素养、创新实践四个维度。其中,品德表现维度采用写实描述的方式呈现,运动健康、艺术素养、创新实践三个维度以“等级”的方式呈现。各“等级”比例由市教育局确定,学校根据比例实行总量控制。
2018年起,各区县(市教育局)要以中小学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建立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化管理平台。
从2020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科技等奖励类学生加分项目,相关特长和表现等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对宁波中考新政,杭城校长做了四条点评
25日,宁波中考新政征求意见稿发布后,钱报记者咨询了杭州的一些高中校长。一位校长随后给我们发来了四条点评意见,认为宁波新中考有这样几个可圈可点的地方:
1.定向分配招生对公办初中有利;
2.增设“附加模块”,相当于有了附加题,对尖子生有利;
3.高中可自主招生,对扩大高中办学自主权有利;
4.能跨区招生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
那么,杭州的中考政策什么时候出台?会怎么改?我们就此咨询了杭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得到的答复是暂时还没出台计划,看来要等一段时间了。
(原题为:《语数英科新增“模块”,满分60分 宁波率先公示中考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