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人的一生都在路上,正如“知心姐姐”卢勤所说,“与其送孩子一双名牌鞋,不如送他一双‘能走路的脚’”。然而,让孩子拥有一双“能走路的脚”并非易事。
近日两则新闻引发人们关注:一位82岁的老母亲,儿子是某名校研究生,48岁了还不肯工作,母亲不仅要用微薄的生活费养活儿子,还要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一位71岁的老母亲,儿子39岁未婚,老人家至今舍不得让儿子做一顿饭,无论儿子去哪里,都坚持带着电磁炉贴身陪伴、无微不至。
尽管在妈妈眼中还是“孩子”,可无论怎么看,这两位“孩子”年龄都不小了。按照常人观念,这个年龄的男人理应是家里的顶梁柱,上侍奉双亲、下照顾幼子,和妻子风雨同舟,在奋斗中收获幸福。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不惑之年还甘居“孩子”的位置,或主动或被动地“享受”着本该颐养天年的老母亲的照顾呢?
送孩子一双“能走路的脚”需要从细节着手。
当然,这样的新闻只是极端个案,但此类问题并不鲜见。比如,孩子都上小学了,家长还追在身后喂饭;都上中学了,还帮着整理文具、背书包;都上大学了,还不让孩子洗筷子刷碗;都结婚成家了,还上门料理家务、收拾房间;终于,孩子也有孩子了,老人反而成了看孩子的“主力”,不少年轻父母还心安理得……因为“孩子”依然还是“孩子”,依旧不会“走路”,并没有因为成为父母就变成了“大人”。
那么,怎样才能送孩子一双“能走路的脚”呢?
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是极端重要的。在这一点上,我们甚至需要向动物妈妈学习。海狮妈妈捉到鱼后不“喂”,而是在饥饿的幼崽前释放它,鼓励幼崽学会捕食;狐狸妈妈一旦教会小狐狸独自觅食,就连抓带咬,毫不客气地将其赶出家门。“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个“深远”,要求父母把眼光放长远,是一辈子当孩子的“拐杖”,扶着、搀着走下去,还是让孩子掌握生存和生活的本领,有能力自立于世?想明白这个道理,也许就知道了该怎么做。有的父母在孩子小时候,习惯于事事包办,等孩子长大成人,又要求他像同龄人一样担起家庭、社会责任,孩子做不到,就恨铁不成钢。能力只能在一次次锻炼中增长,这好比一只从不让它飞的小鸟,长大后突然被推出鸟巢让它翱翔天空,怎么可能呢?
允许孩子尝试甚至“闯祸”,别随便阻拦。真正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把他视为拥有独立人格的个体,该放手时就放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本能地尝试一些事,比如自己穿衣洗漱、帮大人扫地倒垃圾。只要孩子能自己做的,就别越俎代庖。过度帮助、过度指导和过度关怀,不但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更是用行动告诉他:“你不行,我不相信你”,而孩子通过自我实现建立起来的自尊、自信,比吃得好、玩得好更重要。孩子即使一次、两次、三次做不好,但只要让他尝试,总有做好的那一天。
不要让担忧成为过度保护的理由,不要让恐惧成为牵绊孩子独立的枷锁。事实上,很多时候不是孩子需要家长,而是家长需要孩子。希望更多家长放手,让孩子从小去尝试、去体验、去锻炼,练就生存的本领,如果有一天他远走高飞,你会心中只有欣喜而没有担忧,因为,你已经给了他一双“能走路的脚”。
(原题为《给孩子一双“能走路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