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臂教师贾站顺在给学生上课 河南日报 资料图
“独臂教师”贾站顺今年53岁,他已在老家河南灵宝7个乡镇的9所中小学校教书20多年。作为灵宝市苏村乡高稍小学的现任英语老师,贾站顺平时就住在学校,守着住校的留守学生入睡,次日清晨再吹响军号叫大家起床。
1983年,贾站顺在麦场打麦时右臂被卷进脱粒机,自此成了别人眼中的“独臂人”。凭着顽强的毅力,1985年他走上教职成为一名代课教师,在城里一所高中任教近10年后,被教育部门派遣至其他中学、小学代课。“哪里缺英语老师,我就去哪里。”这些年来,贾站顺就像一名“救火队员”,辗转多个乡镇学校。
新华网今年3月报道称,“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全国首届中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大赛优秀辅导奖”等一大箱子荣誉,是贾站顺最大的精神财富。
近日,贾站顺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人残疾了不可怕,最怕的是心灵残疾。如果你自己身体残疾了,但是你心情坏了,你永远看不到光明,只会看到黑暗,那社会就不欢迎你了。”
意外致残,与高考擦肩而过
“当我从手术室出来以后,发现自己一半身重一半身轻……相当痛苦,觉得这辈子就完了。”贾站顺向澎湃新闻回忆起当年失去右臂后的场景时称,这次意外让他错过了当年的高考。
彼时,他在西安一家医院接受治疗,医生、护士常让他帮忙翻译英文词典上的医学名词和专用术语。
“起初以为他们是觉得我是高中生,帮得上忙。后来才明白他们是想鼓励我坚强起来,让我觉得自己有用。”贾站顺称,除了学习英语,医生还鼓励他用左手写字。为了不辜负医生们的期望,身上缠满绷带的贾站顺常常跑去医院休息室,用棍子在地上练字,直到胳膊抬不起来。
贾站顺记得,在住院期间,西安青年歌舞团的一名残疾歌手来医院慰问时说,“尽管自己再也站不起来,不能上台跳舞,但歌声同样可以给人们带来快乐”,希望病人们也能“快乐地生活,配合医生早日康复”。这让贾站顺深受感动,“我一直是一个有上进心的人,在学校里头也一直是班长,怎么能够因为这一条胳膊败下阵来。”
出院后,因为身体残疾,贾站顺回高中上课的请求被学校拒绝,于是他就每天站在教室窗外“旁听”。 “老师在上面讲英语,透过玻璃,我能看到黑板。课堂很安静,也听得清楚。尽管不能回答问题,但我知道他们讲的是什么。”贾站顺说,“旁听”持续了三个月,直到学校一名老师被打动,向校长请求允许他到教室里正式上课。然而命运没有更多垂青于他,1985年高考,贾站顺再次因为身体原因在“预选”中被刷了下来。
然而,无缘于大学的贾站顺,自此走上了“教师”这条路。1985年8月,他在灵宝市一次招聘中被录取为代课教师,自此开启数十年的教育生涯。
自考圆“大学梦”,坚守乡村20载
贾站顺告诉澎湃新闻,“独臂”没有给自己的教师工作带来太大困扰。
“这是天助我也!”贾站顺笑称,写黑板字时用左手,这样挡不住学生视线,“大家上课不用歪着头看黑板”。
90年代,贾站顺通过自考获得了河南大学外语专业毕业证书,圆了“大学梦”,并成为一名共产党员。20多年来,他先后在灵宝市7个乡镇9所中小学校任教,成为远近闻名的“独臂教师”。他习惯住在学校,趁寒、暑假值班,挣点生活补助,他有时会一个人偷偷地在教室里讲课,锻炼教学能力。他曾做过多年班主任以及英语教研组长,工作能力得到学生和家长认可。做教研组长时,贾站顺鼓励老师们互相交流教学经验,“为的就是能把山里的孩子都教好,让他们不在学习路上受苦,从而走出大山”。
现在,贾站顺是灵宝市苏村乡高稍小学的一位英语老师。学校距离灵宝63公里,被大山包围。
“现在有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以及漂亮的校舍——可是这些东西起来了,结果老师们都老了,年轻老师太少。”贾站顺感慨,高稍小学40多名学生,自己负责五年级和学前班的孩子,教英语、体育和思政。“学校比较偏远,招不到大学生。那些有才华的大学生城里学校就要走了,到不了农村——我们特别缺学前班的老师。”
学生大多都是留守儿童,周一到周五吃住都在学校。每天夜晚,贾站顺需要守着学生直到他们睡着,自己才能休息。他常去城里给孩子们带回一些学习用品。“我不是白给的。我跟他们讲好,这是奖励。思想进步、学习态度转变,或者他们帮助别人了,都可以获得奖励。”贾站顺说,实际是在用这个方法教孩子们“做人”。
“贾老师工作能力很强,不管大事小事都冲在前面。”谈起对这位“特殊”老师的印象,高稍小学校长寇海军告诉澎湃新闻,“贾老师对小朋友非常关心,也很有耐心,孩子们也都很喜欢他,下课都围着他去玩。”
教书之余热心公益
除了教书,贾站顺也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对于这点,贾站顺笑称自己“闲不住”。他认为,作为老师,更应该参加公益活动,给学生表率。他所在的灵宝义工联盟经常组织志愿者去帮助老人,为困难家庭捐款捐物,尤其还“承包”了几个残疾人家庭的“庄稼”,帮他们耕种、收获。
“我觉得自己不参加(公益)会很丢人,作为老师,应该有这种责任。有的人说我是一个残疾人,我说我力所能及去做,你们做两个手的事情,我做一个手的事情。”贾站顺称。
据新华网报道,至今,贾站顺一家人还住在一面窑洞里,还用着结婚时的家具和铺盖。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平时省吃俭用的人,面对生活困难的人,他积极帮助;假期休息时,经常到敬老院、五保户、农户家里参加义工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尽管代课教师收入不高,但贾站顺打算继续从事这份工作。“我也想过去城里教书。”贾站顺说,家人有时也会抱怨,称“这代课老师何时能是个头”。但在他看来,农村学生需要有人帮助他们养成自强不息的“学习精神”。一名家长告诉澎湃新闻,希望“贾老师继续留校任职”,“如果(贾老师)有困难大家都会去帮助”。
贾站顺称,学校已经给予了他不少支持。“领导会把学校想方设法节俭下来的费用抽出一部分,给我做生活补助,比如我在学校吃饭便是免费的。还有我因为工作外出乘车,和学校说清楚,都能报销。”
寇海军说,因为贾站顺经济较为困难且工作出色,学校2018年4月特意为其奖励了2000元。“贾老师现在除了五年级也带学前班,学校会发些补贴。”
【对话】
教学生“学会承担责任,不怨天尤人”
澎湃新闻:家人如何看待您的工作?
贾站顺:家人常常说我这代课老师何时能是个头。我的母亲早年老催我结婚,我回她,哪一个姑娘愿意嫁一个残疾人呢,再说我是代课的,养活不了人,操这些心也没用。我当时的想法就是,先在工作岗位上把自己安定好了,在行动上实现帮助我的人对我的期望,努力学习、努力工作。
澎湃新闻:工作中会接触很多留守儿童,您是如何教育他们的?
贾站顺:我常给学生讲,你的家里虽然贫穷,但没有一个人不愿意家庭生活变好,都很努力,所以任何一个家人都应该被尊重。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要学会承担责任。不能怨天尤人,必须自强不息,否则永远改变不了贫穷。
澎湃新闻:就您的感受而言,乡村教育有哪些显著变化?
贾站顺:互联网教学现在已经辐射到了各个地方,包括农村学校。甚至能对成人进行技术培训,全部都是远程教育。时代发展速度很快,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得虚心学习。如果现在人们还不醒悟过来,不去埋头学习,弄不好你种庄稼都养活不了自己了。这就是文化的重要性。我给孩子们讲过,一个人贫穷不可怕,没有文化才是最可怕。人残疾了不可怕,最怕的是心灵残疾。如果你自己身体残疾了,但是你心情坏了,你永远看不到光明,只会看到黑暗,那社会就不欢迎你了。
“农村学校需要社会的帮扶”
澎湃新闻:在您看来,农村学校现在需要什么样的帮助?
贾站顺:我们高稍小学目前已向教育局申请到了两位年轻教师,学前教育方面或能得到帮助。此外,学校获得10万元资金,校舍环境将得到很大改观。(只是)社会公益对于农村学校的支持暂时比较薄弱,需要很多爱心人士帮助。学校所在地力量有限,受条件和人才限制,它(农村学校)不能立即站立起来,需要社会的帮扶。
澎湃新闻:最近得奖很多、采访也很多,您的心态上有没有发生变化?
贾站顺:感觉受到了鞭策。让我觉得很高兴的是他们能够关心学校的学生们。希望我能把工作做得更优秀。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老师的气质和形象,得对自己要求更为严格,不足的地方要改。我也常和同事们说,哪些地方做错了,你们提出来,我改正,别把我打造成一个完美的人,做事认真而已。实际我觉得自己算不上一个好老师,犯过错误。因为不能容忍学生坏习惯,也发过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