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课教师(右一)、亨亨(右二)和同学
曹彬彬身材娇小,看上去有些文弱,初次家访看到亨亨,她的心就坚定了,“校长能接,我就能接。”
4年多来,曹彬彬、亨亨、亨亨妈妈和班里其他孩子之间已经建立起很多默契。
亨亨个子高,坐在最后一排,心情不好发脾气时,陪读的妈妈会把他立即带出去。
在校长和教师们的教导下,同学们没有看不起亨亨,争着和他坐在一起。
亨亨的同桌每两周会换一次,曹彬彬说,孩子们经常提前排队预定和亨亨同桌。现在,除了个头较小的同学不适合坐最后一排,班里的同学基本都和亨亨做过同桌。
一开始,班里的孩子对亨亨是“有点害怕”的。很快,他们发现亨亨“善良”、“可爱”、“比较乖”、“偶尔发发脾气”、“像个小弟弟”。曹彬彬常常告诉孩子们,亨亨虽然个子高,但明显是小朋友的级别,大家要多关心他、帮助他、爱护他。
学会关爱别人,是平阳小学教育孩子的一个着力点。朱红认为,成绩只要用功就不会很差,但学会做人更重要。
平阳小学的校训里有“平实阳光”四个字,朱红希望孩子们做事实在,思想和行动上都能阳光,她特别希望孩子们学会找到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
平阳小学的学生从一年级起,就要参加“walking shanghai”的活动,孩子们自己去找一个地方发现上海的城市细节,自己规划交通路线,自己安排活动。这些教育的效果,在亨亨的同学身上得到普遍体现。
同学带给亨亨的糖果
有一次,班里的女生小郁带了糖果来学校,被曹彬彬发现了。小郁一向乖巧听话,曹彬彬便问她为什么要违反规定带糖果。小郁告诉她,糖果是为哄亨亨才带来的。曹彬彬既惊讶,又感动。
三年级时,小郁知道亨亨喜欢吃糖,就决定“试一下”。她第一次带糖,正好遇上考试的时候,亨亨突然发脾气。小郁发现,“温柔地跟他说安静,给他一些糖,他就真的安静下来了。”
小郁甚至知道亨亨喜欢吃哪种糖、讨厌哪种糖——在一次春游中,同学们带了不同类型的糖果,她观察到亨亨每个糖都吃过,唯独没有碰她带来的粘牙糖,便知道亨亨不喜欢吃。
崇崇是亨亨在班里的好朋友,他说,和亨亨做同桌时,会提醒他专心听讲;写描红一类的作业,如果亨亨没写好,崇崇会建议他重写一遍,而他就会重新写。
虽然频率逐年降低,亨亨还是会发脾气,突然大哭或大叫。
“有时,他想要吃什么,想做事没做成,就会发脾气、会哭。”同桌露露说,给他吃糖就会平静下来,或者轻轻拍拍他。
在亨亨的世界里,事情的发生都有一个固定轨迹,如果没有按照脑海里的轨迹来,他就会哭闹或喊叫来宣泄。
有一次在课间,亨亨突然开始大叫,教师四处询问也找不到原因,难以让他安静。最后,班里一名同学找到了原因:亨亨想把一个纸团扔进垃圾桶,但是没有扔进去,另一名同学捡起地上的纸团,扔进了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