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科院 看17岁“生物少女”励志过招“肿瘤君” 。视频剪辑:许子阳
穿淡蓝色的校服,梳马尾辫,戴黑框眼镜,北京八中高三生贺婉卓安静地坐在镜头前,斯文也腼腆。
从外表看来,她似乎和其他高中生没什么两样,且一看就是个“好学生”。然而,如果你轻轻推开生物科学的大门,允许她“进入”,她的思维便像被药剂激活的细胞一样,“噗”地一下涌出来,兴奋、膨胀、发散,人体奥妙中那些看似平常的现象与定律,她都有好多“为什么”去探究。
这就是贺婉卓“卓尔不群”的地方。
在热爱生物学的浩瀚世界里,她遇见另一个自己:善言的、辩证的、认真的、较劲的、独立的、甚至是疯狂的。
贺婉卓正在实验室在做实验。本人供图
2015年,贺婉卓被选拔为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英才计划”的学员,成为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年龄最小的学生,参加肿瘤免疫相关方向的研究,主攻天冬多糖作用于髓源抑制性细胞课题,其研究结果是传统中药改善肿瘤微环境的一个重要发现。
两年来,贺婉卓收获了全国科技创新大赛银奖、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金奖、2016全国英才论坛优秀项目、法国国家科学中心《The Universcience Prize》等诸多荣誉。但是,这些漂亮的成绩她不想说,觉得还不能拿来夸耀,她更愿意和记者分享一些做实验的心得、乐趣,以及奇怪的想法和未知的探索。
从小,贺婉卓便对生物医学感兴趣。她热衷于给布娃娃看病、打针、吃药,喜欢拿着木棍捣着杯子模仿中医凿药,把各种能引发灵感的水、液、粉混在一起制作“长生不老药”,希望家人能够长命百岁。
后来,家中的两位至亲得了癌症。十年间,贺婉卓亲眼目睹了他们所遭受的痛苦折磨,还有那种想要活下去的强烈求生欲,她才意识到这世界上还有药物医不好的病症——肿瘤。
“医学科学家们努力了这么多年,为什么还不能战胜它?”贺婉卓好奇“肿瘤”,更渴望能够打败它。2015年,她脱颖而出获得了参与“英才计划”的名额,带着这个疑问,她走进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蛋白质与多肽药物研究中心。
在中心的实验室里,陶宁第一次见到贺婉卓。
作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副教授,陶宁带过许多研究生、博士生,给高中生当导师,他只是简单的希望能给孩子启发并培养兴趣,如果能在孩子没有条框的思维中取得突破性的想法,那是更好的。
所以,陶宁并没有为贺婉卓安排有难度的课题。但是,执拗的贺婉卓却决然选择了研究“天冬多糖”这个硬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