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骚扰电话,73.2%受访者认为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很重要
李玉指出,骚扰电话屡禁不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个人信息的泄露。“现在大家下载各种手机软件、登录各种网络平台时,很容易留下自己的手机号。如果遇到不良商家,就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另外,作为骚扰电话主要组成部分的诈骗电话,其背后的团伙很猖獗,有的地方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诈骗链条。他们以骗钱为目的,电话内容非常逼真,而且诈骗方式不断翻新,没有一定的警惕性很容易被骗。”李玉特意提醒到。
大家会采取什么措施应对骚扰电话?调查中,54.6%的受访者选择不接听陌生电话;46.9%的受访者会凭借个人经验,选择性接听电话;46.5%的受访者会安装防骚扰手机软件。
对于应对骚扰电话,尹杰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之前我用的是安卓手机,安装了一个防骚扰手机软件,骚扰电话打进来的时候会显示号码有问题。换了苹果手机后,有的号码没办法被拦截,但有的号段一看就有问题,比如140、130开头,一般这种电话我都不会接”。
减少骚扰电话,你认为政府应该采取哪些措施?73.2%的受访者认为保护个人信息,防止泄露很重要;62.0%的受访者认为应加强管控监督,强化部门联动;60.0%的受访者建议完善违规追究机制,责任追究落实到人;34.8%的受访者建议定期发布违规信息,加大问题曝光力度。
李玉觉得,从政府的角度来看,首先要完善法规制度,虽然现有的广告法、电子商务法和消费者保护法涉及到了骚扰电话的问题,但是相关内容还不够细化完善,需要进一步推进;从企业的角度来看,骚扰电话的技术不断更新,他们可以把任何号码伪装成正常号码,以增加可信度,所以多个部门联手非常重要。另外,通信管理局也会通过管制,加强对运营商的管理,“我们运营商也非常重视,在做好实名制的前提下,会加强防诈骗防骚扰的宣传。如果一些诈骗电话多次犯案,通信管理局会进行通报,让号码涉及到的运营商进行整改”。
尹杰认为从个人的角度看,防止个人信息泄露是关键。“另外,政府也要完善法规制度,一旦有公司落网,追责要落实到人,这样会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
陈璐认为,每个人都要有信息安全意识。“日常收快递,我都会把快递单上姓名电话划掉,这样可以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同时,建议政府在网上设置一个平台,定期曝光违规信息。此外,一些网络公司推出的防骚扰App也很有用,建议加大这方面的研究推广力度”。
受访者中,男性占44.5%,女性占55.5%。00后占0.8%,90后占24.3%,80后占52.2%,70后占17.2%,60后占4.4%,50后占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