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娱乐|时尚|财经|军事|体育|创业就业|高校|旅游|发现|视频|游戏|汽车|青春励志
一流大学更需一流气质

发稿时间:2017-10-26 09:14:00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中国青年网

  日前,东部某著名高校发布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实施办法”,规定称,在国内权威媒体及其“两微一端”上发表的优秀文章或网文,根据发布平台与传播水平,可认定为国内权威、一级、核心等学术期刊论文,纳入晋升评聘和评奖评优。

  办法一出台,立即引起各方热议。不少文章用“10万+可算学术论文”为题,认为“点击量”可与学术论文的学术价值等量齐观。反对者认为,这容易导致内容的偷工减料、学者的心浮气躁以及学术本身的退步。但也有许多支持叫好者认为,在大众注意力向新媒体转移的当下,改变单一的学术评价体系,是改革创新之举,勇气可嘉。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最近,西部一高校与企业共建的“网红学院”开课运行,有近20名学生在此学习网络直播技巧,以期成为未来的全职网红主播。

  此事经媒体报道后,也旋即引起激烈争论。有教育专家认为,“网红”作为一种新兴现象,没有相关的学科内涵,高校开设“网红学院”更是不严肃、不理性的行为。但也有不少网友提出相反意见,认为大学不能总守着老专业不放,培养学生也应该与时俱进,学校的大胆创新值得点赞。

  对立的观点与态度,其实正体现着社会对高校在两个维度上的要求和期望。事实上,大学要保持中国特色、竞争世界一流,解决困扰多年的“钱学森之问”,与时代接轨、不断改革创新不可或缺,而静心学术研究、秉承大学气质更是不容忽视。

  大学精神需要与时代精神同频共振。高校应是一个开放包容、能够容纳新事物的地方,也应是一个介入时代变化、引领时代潮流的地方。如果一味抱古守旧、抱残守缺,那么大学就变成了“老古董”,钻进了“象牙塔”,很难有所创新,也很难赢得社会的认可。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网文的被认可,还是网红学科的试水,其实都是高校适应互联网时代做出的自我调整,只要在考核尺度、学术标准等方面不降低水准,社会也无须急于否定。事实上,当下众多创新创业类课程的开设、各种“慕课”与网络授课的兴起,也都是大学不断探索与时代相容的产物。

  但另一方面,静心为学、坚持真理的学术使命,是大学精神赖以生存的根基。毕竟,经营大学不同于经营企业,“10万+”不能代替学术评价的标准,“网红”就业也不能代表教书育人的成果。蔡元培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在常人眼中,大学是文化科学的重地,是大师云集之所,理应低调深沉,而不是人云亦云、轻浮躁动。所以,在大学的发展中,尝试新鲜事物无可厚非,但坚守学术与育人的初心更加重要。尤其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学术研究的“十年磨一剑”、基础学科的“甘坐冷板凳”,更为难能可贵。

  一流大学需有一流气质。注重学术传统与适应时代需求是一流气质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也是大学不断提升品质的必由之路。而面对高校的种种“吸睛”之举,大众也不妨多给点时间、多一点宽容,让大学在不断探索中走出自己的道路。(丁雅诵)

责任编辑:崔宁宁
返回首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