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由国会参众两院联袂通过决议并发表声明,“谴责近期的夏洛茨维尔暴力事件,反对一切形式的仇恨、偏执和种族主义”。今夏,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的种族骚乱及其愈演愈烈的余波不仅震荡美国朝野,而且震惊国际社会,甚而震动联合国消除种族歧视委员会。如何通过现象看本质,于留学与游学的华夏学子而言,不啻为生动而刻骨铭心的一课。
触摸大学的真正灵魂
事发的夏洛茨维尔虽为小城,却是教育圣地。弗吉尼亚大学便坐落于此。学期内,这座常住居民还不到5万人的小城容纳两万余名学生。该校为美国史上第一所独立于教会的大学,开办近200年来,始终执公立高校之牛耳。该校校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中国学子留学游学所向往。
然而,就在这份世界遗产的圣地上,8月11—12日夜间,数百名白人至上主义者举着火炬疯狂叫嚣颇具纳粹色彩的“鲜血与国土”口号。以弗吉尼亚大学师生为主的左翼势力当即绝地反击。这场对抗留下的“伤疤”,18日新生报到日之际,依然难以抹去。
留学游学,固然以学为重。但唯有触摸大学之魂,方才留或游有所学。把读懂大学视作一门课程,这堂课是实地授受,所处的实景并不仅限于校园景观,而更在于名校身处的现实。就是说,在课程设计上,应尽可能把留学游学这种形式跟时事这项内容相结合。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可学有所得。
触摸大学的终极价值
留学游学,学的是大学的终极价值。大学以改造社会并推进文明为终极价值。因捍卫并弘扬民主、科学、自由等全球共同价值,大学被奉为人类精神的殿堂。故而,大学是左翼力量的堡垒,是先进思想的摇篮,是革命运动的源头。
此次骚乱向世人宣告,在号称民主典范的美国,种族主义与极端主义阴魂不散,伺机借尸还魂。黑白种族对立是美国社会最大的死穴。面对美国社会这个最大事实,大学唯有旗帜鲜明地针锋相对。弗吉尼亚大学校训是“我为之付出一切”。为捍卫并弘扬人类共同价值,只能让所有与之背道而驰的观念无处遁形。即便身为右翼势力后备力量的美国高校共和党人全国委员会,事后亦急于发表声明,责成持白人至上主义意识形态的各级组织负责人辞职。
触摸大学的根本使命
留学游学,学的是大学的根本使命。大学以求真为根本使命。弗吉尼亚大学,当地人亲切地唤作“杰斐逊学校”,因为该校由美国第三任总统、“开国三杰”之一的托马斯·杰斐逊于1819年创建。杰斐逊在古稀之年做出毁家办学之壮举,并提出:“这所大学将以人类思想的无限自由为基础。”
作为美国推行义务初等教育第一人,杰斐逊认为,教育乃公共事业,必须泽被全体人民。然而,“自耕农”(农场主)出身的杰斐逊把“人民”绝对抽象化,制造一个共和国想象——有产者利益联盟,由此彻底厌弃并抛弃无产者,视其为“牲口”“白痴”“群氓”。教育仅为新兴资产阶级借由知识实现代际自我复制的工具。
尽管以马丁·路德·金为代表的人权斗士用鲜血换来的《民权法》及其平权政策已实施半个世纪,美国各高校招生亦纷纷向少数族裔倾斜,这种做法却最终沦为众矢之的——种族配额,校园多元化依然如镜中月。今年8月,美国联邦司法部对哈佛大学等名校的招生政策涉嫌歧视亚裔展开调查。留学游学,就要学会透过美国“人民”概念和“民主”现象去求索真理。
触摸大学的独特学风
留学游学,学的是大学的独特学风。大学以“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为独特学风。育人乃大学的根本任务,但所育之才为社会精英。
弗吉尼亚大学被列为文化遗产的是杰斐逊派建筑群,按照杰斐逊当年的“学院村”设想而建,以圆顶建筑为中心。圆顶建筑两侧分列10座帐篷式建筑,依次以罗马数字编号,代表建校初期的10所学院。每幢内设教室、教授寓所和学生宿舍。虽年久失修,无独立卫生设施,冬天只能靠木炭取暖,但师生均以入住为荣。只有全校最杰出的师生才能在此安营扎寨。将写有自己名字的铭牌挂在一扇门上,实乃至高无上的学术荣光。铸就学风,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弗吉尼亚大学师生深知,为学之要贵在勤与恒。勤学苦读是一场历练,也是一份荣誉。
在校生因卓越而享受如此荣光,杰出毕业生则更能名垂校史。9月12日,该校以医学院首批非裔女生、曾任国家卫生研究院妇女健康研究所所长的平恩(Vivian W. Pinn)来命名一间会议大厅。几天后,学校监事会决定以该校首位中国毕业生、曾官至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并摄行总统的颜惠庆来命名一幢教学大楼。杰出学长,无疑是熔铸学风最新鲜的原材;触摸大学之魂,必然是留学游学最鲜活的教材。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