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娱乐|时尚|财经|军事|体育|创业就业|高校|旅游|发现|视频|游戏|汽车|青春励志
安徽副教授8年写成19万字《红楼梦》与书法专著 系国内首部

发稿时间:2017-08-22 08:33: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8月22日电(见习记者 李华锡)《红楼梦》被称为“百科全书”,很多学者从文学、史学、戏曲、建筑、服饰等不同的角度对其加以研究。但从书法文化的角度进行全方位研究的学者在我国还是属于凤毛麟角。

  近日,安徽淮北师范大学书法副教授孟宝跃成为“红学界”的热点,他利用8年时间,对《红楼梦》中的书法文化进行研究,写成19.8万字《红楼梦与书法文化》一书,此书成为国内首部全面深入研究《红楼梦》与书法文化的著作。

  

图为孟宝跃在阅读书籍。本人供图

  初为探究红楼“书事” 逐步产生撰写专著想法

  孟宝跃成长在一个书法氛围较为浓厚的家庭里。在父亲孟益园的引导下,逐渐喜爱书法。在他的眼中,“山石如点,江河如线,整个宇宙就是充满起伏变化的书法大作。”

  孟宝跃告诉记者,他开始研究《红楼梦》,只是想写一篇小文章,他最初写成的文章题目是《谈〈红楼梦〉中的书事》,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发现《红楼梦》中书法文化在书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内容之多、内涵之深刻远不是一篇小文章能够说清楚的。”

  就这样,他开始重新品读《红楼梦》,并对其中有关书法文化的章节反复研究、揣摩。2014年前后,他先后写出了《红楼梦与书法文化》和《红楼梦书法在现实景观中的应用》两篇论文。这两篇论文在《红楼梦学刊》发表后在红学界产生了不小影响。

  孟宝跃没有就此止步,他认为书中还有很多“宝贝”可以挖掘。他的视野也逐渐放开,对《红楼梦》中书法文化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他以自己多年对书法的感悟,从书中看到了常被一般读者忽略的内容,逐渐写出了我国第一本关于《红楼梦》与书法文化的专著。安徽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原主任纪健生曾这样评价他:“在《红楼梦》中发现了一片中国书法的天地,也可以说是用书法在《红楼梦》中开辟了一片研究天地。”

  

图为《红楼梦与书法文化》一书。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李华锡 摄

  拜访学者实地考察 为写书稿甘坐冷板凳

  在写作过程中孟宝跃广泛搜集各种资料,他还多次拜访研究《红楼梦》的学者,探讨研究过程中的疑惑和不足。为了研究《红楼梦》现实景观中的书法文化,他先后到北京、上海、河北正定等地的红楼现实景观去考察。

  孟宝跃长期在基础教育部门工作,到高校任教也只不过十年的时间,在这十年中他不仅完成了《红楼梦与书法文化》的写作,还在《中国书法》等报刊上发表了书法论文二十多篇。

  当问起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之外,是如何取得这些成绩的,他告诉记者,他把可能利用的时间都用到了读书、写字上了,连候车、乘车的时候都在读书、思考、写作。“我的妻子几乎承担了全部的家务,真要感谢她的无私付出。”孟宝跃表示,研究工作看似辛苦,实则有趣。

  

图为《红楼梦与书法文化》一书目录。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李华锡 摄

  研究内容充实 鲜明提出自己观点

  《红楼梦》的研究成果丰硕,但从书法文化的角度进行全方位研究的还没有人进行。孟宝跃希望这种研究能够有利于读者加深对《红楼梦》及书法文化的理解。

  “我在研究时主要使用文本阅读法对原著进行细致品味、梳理,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孟宝跃说,从2009年开始,他就着手收集关于《红楼梦》的相关资料,并利用教学之余进行研究写作。

  几年时间里,他从曹雪芹成长的人文环境及其手迹入手,以《红楼梦》文本为依据,分析曹雪芹的书法观,总结曹雪芹对书法的重要、力量和魅力的认识;并以“书法应用”“修身方式”“记录功能”“文字崇拜”等不同的视角分析《红楼梦》中书法文化的展现;论述《红楼梦》中黛玉、宝玉、宝钗等主要人物与书法的关系;从“故事导入形式”“语言表达效果”“情感抒发手段”等不同角度指出《红楼梦》中书法文化的作用。

  宁宗一在《红楼梦》序言中曾说“《红楼梦》正是当时整个社会面貌的缩影,也是当时社会整个精神文化的缩影”。孟宝跃在研究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红楼梦》同样还是当时整个社会书法文化的缩影。”

  

图为孟宝跃《红楼梦》书法创作作品。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李华锡 摄

  书稿匠心独运 创作数十幅书法作品

  经过近8年的研究整理,长达19余万字的书稿终于完成,书的出版获得了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和淮北师范大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的资助。

  在书稿的研究上,孟宝跃可以说是花了功夫的,他对《红楼梦》中的书法文化展现、书法文化在小说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推动、思想感情表达诸方面的作用、体现的文化意义等方面,都作了全面而深入的论述。

  又将《红楼梦》的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红楼梦》与《镜花缘》对书法元素的运用作了比较,并进行了异同、得失方面的分析;对《红楼梦》现实景观中的书法应用,也作了在具体考察基础上的公允而专业的评判。

  在书稿的最后,孟宝跃又回到书法艺术的本体,他以小说中的诗词歌曲和匾额联语为题材,咀嚼文字内容,体会作品的意境,设想其中艺术效果,并与实地考察的红楼现实景观相结合,总结了《红楼梦》书法与文学的双向启示,创作了风格独具的书法作品数十幅。

  孟宝跃说:“书中的书法作品并不是孤立的,这些作品多是在细心体味作者的用心用意的基础上创作完成的。”

  希望读者理解真情 将继续研究小说与书法文化

  虽然《红楼梦》的研究著作多得惊人,但孟宝跃觉得从自己的角度写出此书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在这种感觉的牵引下,逐步形成了这部拙作。”

  孟宝跃说,由于深知自己的怪癖,在写作时他坚持不刻意拔高小说中书法文化的作用,让小说自己去告诉读者书中的书法故事。

  当记者提到“出版此书的意义”时,孟宝跃表示,他希望此书能够起到引起读者重视《红楼梦》中书法文化的运用、作用及其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红楼真情。

  在研究红楼的几年里,孟宝跃的女儿孟笑飞也在其影响下爱上了《红楼梦》,并且经常帮助父亲搜集整理资料。在采访中,孟笑飞笑称在帮助父亲整理材料过程中,也被《红楼梦》和书法文化深深地“化”了一下。

  提到未来,孟宝跃说他将继续研究明清小说中的书法文化,“小说有趣,以书法文化的角度读小说更有趣。”

责任编辑:崔宁宁
返回首页>>
热图

排行

热搜

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