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芜湖5月28日电(通讯员 谷澍)五月十九至二十日,安徽师范大学迎来九十周年校庆,稍早几天,每位学生收到了一份校庆餐券。 “外卖可以吃一辈子,学校的食堂只能吃这几年。”餐券可在学校任一食堂使用,可选择两荤一素。每张餐券约等于十元,学生们笑称“这几天要和外卖分手!”
据悉,校庆餐券最早亮相的时候就引发师生关注。
“你们什么时候拿到餐券了?我们怎么还没有?”
记者采访到,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餐券发放的较早,所以政教专业的苗苗同学说,开始的一段时间就忙着回复别院的同学:“别急,你们肯定也有!”甚至还有朋友去她的宿舍串门,想一睹为快。
不过也有个别学院因为发放时存在失误,故而有学生反映“没有流苏很难过”,问题一经提出,校友办与学生处立即“对症下药”,组织同学重新发放一批流苏,并且对后来的餐券进行检查。“校庆工作十分繁复,难免有失误。问题来了就解决,要给同学们一个满意的交待。”校友处的孙老师说道。
餐券使用时间内,学生们都笑称“这几天要和外卖分手!”
文学院一寝室集体在二食堂三楼聚餐,“没想到在食堂聚餐也是很棒的!”六个女生围坐在一起,一边聊了聊上午的课程,一边嬉笑着挑走同伴碗里的鸡肉。“和在宿舍吃外卖不一样,我觉得好像热热闹闹的食堂更温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王同学已经开始期待下次的食堂聚餐了。宿舍六人都表示,因为大二会换宿舍,所以更珍惜现在六个人的生活,吃饭也是最为亲切的时刻。
安徽师大宿舍六人在食堂聚餐,为副券摆造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谷澍 提供
有的同学打饭时只要了一荤一素,食堂阿姨还提醒道“你还能再点一个荤菜,中午要吃饱啊!”新传学院的胡同学表示虽然自己是真的吃不了那么多,但是阿姨的微笑让她在梅雨天里感到温暖。
学生餐券的姊妹“校友餐券”发放有所不同,校友回校观看文艺演出之前,在签到环节有工作人员双手递上红色的餐券。记者采访到一位78级的校友,老先生吸引记者注意的原因是,他找在校的学生借饭卡,拿自带的保温饭盒多打包了一份饭菜。记者上前采访时,他笑眯眯地解释道:“老太婆也是校友,今天社区广场舞决赛来不成,叫我给她带一份尝尝。”老先生和记者聊了当年的故事,比如要自己带餐具,从“合餐制”到“分餐制”,还有一些同学将国家补助大学生的资金省起来寄回家里。“从没想过现在的食堂这么好,你们这群小娃娃要知道珍惜啊。”老先生决定去社团文化摊点转转,再从东门回家。
学生们凭餐券来食堂吃饭。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谷澍 摄
这些餐券的制作人是校友卢浩,他介绍餐券的诞生过程。最初设计是在学生当中广泛征集,一番角逐后,最终确定了设计初稿。餐券活动组织方的校友办将初稿交给10级中文系校友卢浩进行修改。据悉,校友卢浩毕业后进行电脑方面的创业,时值母校九十周岁,卢浩在受访时表示“我很乐意为母校做点事情,事情再多也要做好!”
拿到初稿后,卢浩积极着手对设计的修改,比如正方面风格不统一,卢浩选择蓝色作为在校学生餐券的背景色,而紫红色作为返校校友收到的餐券背景色,这一设计也是为了与九十周年校庆标志的设计形成呼应。“我觉得餐券是能覆盖到所有人的,这让我对自己的设计更为严格。”卢浩在尊重学生作品的基础上,主要将整体风格进行整合,加急完成设计稿后,再次与校友办相关负责老师沟通讨论,敲定了终极版餐券。
不过这只是“孕育”餐券的第一步,紧接着就如何确定餐券纸样,卢浩坦言打印了近百份样品,多方讨论后选择了“冰白珠光”的纸样。而为了达到更加美观的效果,在餐券的左上角还有一个流苏的设计,这为餐券加了分。这番“折腾”换来了学生们的爱不释手。当餐券到达学生手中,一个个都着急拍照发到朋友圈,去晒一晒。卢浩笑着告诉记者:“我在朋友圈看到很多学弟学妹表达对餐券的喜爱,我也觉得很满足。”
卢浩特别去关注了其他高校的校庆季也有发放餐券的,不过这些餐券用过了就没有价值了,所以他决定加上一道工序,就是在原来的餐券基础上打眼,加上一个“副券”的设计。凭“副券”吃饭,而主体部分作为书签给学生做留念。“也不知道是不是独此一家,不过看到很多同学都能留住,就够了。”
学生餐券与校友餐券。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谷澍 摄
3万的学生餐券和3000份的校友餐券就这样正式诞生了。卢浩的这份心意很受师生们的认可,餐券摇身一变成为书签,成为学校附赠给每位学生的校庆小礼品。
“我虽然去校庆礼品店里买了一个校庆U盘,但其实我更喜欢这枚书签。”数计学院的黄同学给记者亮了亮胸前抱着的书,淡蓝色的流苏在厚重的书中很抢眼。
体育学院的钱同学和记者“哭诉”,称自己的书签被班上女生抢走,“唉,男生也需要书签的!”
餐券是学生们的福利,“外卖虽好却不是长久之计”,不知不觉间,味蕾开始眷恋食堂味道,书签也常伴学子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