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桂林5月17日电(通讯员 潘丽颖 江美莲)不曾跨过海洋,却曾翻越群山;不曾留名青史,却曾高歌青春;不曾万人敬仰,却曾和你在一起。这样一群青年,在茫茫人海中平凡着,却又那么不平凡地闪亮着。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西部计划”志愿者。
研支团成员在听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潘丽颖 提供
有志青年隐山林,笑看支教年少时
资源,是桂林市偏远山区的一个小县城。而去车田民族乡的路,更可以称得上是一场现实版的“速度与激情”。老旧的小巴一路颠簸,弯曲的公路从悬崖峭壁盘旋直上,但这并不是最让人感到紧张的。
当记者还在车上的时候,资源分团的成员就告诉记者,这条山路有一个多雾路段,队长赵剑光说:“司机简直是在盲开。”
带着一丝激动,记者到达了多雾路段,原本晴好的天气在一瞬间变得昏暗,清晰可见的路面越来越模糊,周围都是雾气,即使打着车灯,前方的可见度仍不超过五米,司机等于在盲开!
但遥远的路程、复杂的路况、出行的不便并没有阻止这一群年轻人支教的决心。
山区的生活和城市的生活多了几分艰苦,也多了几分趣味。“学校门口那个坡真的很难上,有一次我记得剑光扛着一麻袋的行李,上来真的很累!”“刮风的时候从坡上过,回来要洗头,灰尘太大了。”“我们刚来的时候是夏天,这里有各种虫子,见过的没见过的,大的小的都有。有时候晚上睡觉就会有虫子落在你床上或者身上,这时候立马就惊醒了!”
赵剑光说同较为艰苦的物质环境相比,精神生活的贫乏更让人感到难熬。由于手机信号与互联网信号较弱,他们也只能利用课余时间在办公室的电脑阅览新闻,晚上回到宿舍,成员之间再交流感悟,偶尔也会一起在宿舍里唱唱歌,讲讲故事,以此丰富精神生活。
日头很长,日子却飞快。回想起支教时光,支教团成员说说笑笑,从容淡然。
微雨滋润细无声,婧婧芳菲满园春
“我们希望通过家访了解孩子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给予他们更大的关怀,引导他们改变一些不良的习惯,同时也希望能够引起家长的重视,共同帮助学生茁壮成长。”
在教学之余,支教团不仅利用休息日进行家访,而且会去到距离车田十几二十几公里以外的乡村小学送教送物资。
赵剑光在给孩子们发试卷。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潘丽颖 提供
支教成员们来到车田民族初中已快满一年,他们在适应的过程中也收获了成长。“不是没想过放弃,只觉得还能再坚持。”正值青春期的学生们叛逆而敏感,“学生不听话的时候、备课遇到困难的时候、交通不便的时候、水土不服的时候等等,但是既然选择的,就有我应该承受的责任,想想支教快乐的事情,想想孩子们,就又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在和学生们的交流中,他们也发现孩子们的优点,“其实学生们很讲义气也很懂事,他们需要得到认同得到理解。面对这些学生,我会经常找他们聊天,多了解他们一些,多鼓励他们一些。”刘雨婧说道。
而面对社会上一些认为大学生支教尤其是短期支教攻利性太强,难以真正帮助到受援地的孩子们的质疑,刘雨婧表示不认同,“我们研究生支教团的每一位成员都是通过了学院选拔、面试、笔试、试讲,一层层选拔上来的,除了具备了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力和教学能力,也具备着很强的责任心和爱心,来支教绝不是因为某些功利原因,相反,更多的是因为我们的一颗爱心和奉献心。再者,虽然每一届支教时间只有一年,但我们这一届完了还有下一届,以接力的方式传递着我们的爱心,缓慢而持续不断的影响着受援地的孩子们。我们带给孩子们更多的是为他们打开了一扇外面世界的窗口,让他们更多的了解外面的事情,让他们想要更努力的学习,走出去。”
大概是善良的人都不骄不躁,却如春雨般用自己的方式浇灌着大地,浇灌着祖国的花朵。
支教之花真美丽,公益之心贵在恒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支教给有需要的孩子们带来的影响却是深远的。一年的时间虽短,我们能做的不仅是教学,还要引导孩子们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培养孩子们辨别是非的能力,用心爱护孩子,从而自身也会成长。”谢丽恒说道。
谢丽恒在值周。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潘丽颖 提供
担任过广西师范大学红十字会总会秘书长的谢丽恒,在本科期间参加过例如“银发工程”这样关爱老人的志愿活动,也参加过预防艾滋病的宣传工作和无偿献血等公益活动。
对于公益,谢丽恒有她自己的理解:“我觉得公益它不需要大撒金钱或个人牺牲,只是内心之善化为举手之劳,而评价一个人的公益行为,我认为并不是做了多少志愿服务,而是通过自身行为去影响了多少身边的人,带动多少人一起加入公益的行列中。”
“我一直以来致力于公益事业,我感受到这个社会需要帮助的人还很多,我希望通过我自身的行动,带动更多的人投身到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队伍中来。”谢丽恒表示说。
漫漫公益之路,就像他们来时的路,有惊喜也有惊险,但正如赵剑光所说:“心怀善良的人一定会在公益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越做越好。”等到归来日,定是晴好时。
剑气磅礴青年志,光芒红火赤子心
一直以来,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就致力于公益事业,从第一届研究生支教团的“‘小巧匠’留守儿童手工坊”项目,到第二届研究生支教团的“心系瑶乡,情暖寒冬——我为瑶乡贫困山区教室添砖加瓦”、为黄龙小学捐过冬衣物活动再到第三届研究生支教团的“YUE享国学计划”,每一步走来,都是研究生支教团拳拳的公益之心。
队长赵剑光热衷公益,在大学期间就结合自身专业特色,组建了以“还大自然一片绿,向绿色生活靠拢”为宗旨的“源生态”公益环保团队在桂林市各大景区、漓江沿岸及校园内开展了多项大型公益活动。
赵剑光与校园广播站的孩子们。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潘丽颖 提供
即使支教,赵剑光也没有停下公益的脚步。“来到车田民族初中后,我还看到了这里的孩子们对于国学学习的欠缺,所以积极联系广西师范大学公益资源,在车田民族初中打造了‘YUE享国学计划’。”
项目经过精心培育,得到了广泛关注及认可,在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志愿服务宁波交流会中荣获全国银奖。
赵剑光说:“虽然每一次都只是贡献绵薄之力,但是我希望能通过自己去感化身边更多的人去关心需要帮助的人。因为只有集体和社会都充满了爱,世界上的悲剧才会越来越少。”
赵剑光在上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潘丽颖 提供
对面是群山,背靠着群山,赵剑光仿佛宣誓一样又仿佛呼吁一样,说:“我一直觉得‘支教老师’这四个字,就决定了这群人身上总会有些发光的东西可以照亮一小片地方。我们来到大山里,身上所携带的除了风尘,还有微不足道的希望。只是希望再小那也是希望,我或许照不亮这片山林,但至少可以点亮几根蜡烛;“粉笔头”再小,但可以化做更多的知识滋润孩子们的心灵。希望在老山界脚下这片热土,能有更多有志青年用行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共同谱写‘新时代长征精神’,点亮西部智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