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焦作12月28日电(通讯员 姜冰 姚必鑫)“大学是培养和育人的地方,即将步入社会的我们,作为祖国的后备力量和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需要学习改进的地方有很多,学院的“七大工程”措施的展开和实施,就给了我更大的成长空间。”刚从道德讲堂回来的关翔同学就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育人教育说出了他自己的看法。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及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任务,近年来,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先后制定了全员育人“七大工程”实施办法,不断地在文化人育文化人上下功夫,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引领学生成长 “三大工程”导航
“我们着力于打造一支‘四有’教师队伍,去帮助学生、服务学生,在这方面我们有信心做到最好。”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明对记者讲到。作为育人工程的排头兵,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推行了师德师风建设工程、人生志向引领工程、专业道路导航工程“三大工程”,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改之前的古板、生硬的教学作风,与学生打成一片,让老师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航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丰峻做客教育讲坛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姚必鑫 提供
据了解,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把师德师风建设同教职工政治学习有机结合起来,组织教职工系统学习相关政策法规,组织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演讲、征文比赛、“道德讲堂”和“学生最喜爱的教师”评选等活动,通过学生自己来评判、选择从而增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交流,“说实话,判断一个老师好不好,其实是在我们平常的接触中,课堂上的接触实际上是很少的,就像王钦亭老师,之前只是上课的时候,我就认为他只是纯粹的工科男,但是后来通过道德讲堂认识了之后,才知道他是一个邻家大哥哥,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找他,不仅能帮我们修电脑,还可以带我们‘搞事’(科技发明制作)。”
在大学的第一课上,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实施领导干部主题教育报告制度、领导干部与学生班级座谈制度和专业首席指导教师制度三位一体的育人方法,为同学开好头、起好步。有计划地安排领导干部与学生班级座谈,以领导干部的人生感悟和人格魅力,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成才规律。而在校期间,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辅导员、班主任深度谈话制度,每学期有计划、有目的与一定数量的学生进行个别谈话,引导学生进步,指导学生成长。“我觉得这个制度值得去推广,其实有的时候很多的事情我们都不好意思去和老师们说,总觉得他们和我们有距离,实际上却不是,你看现在,有什么事儿都能像找朋友帮忙一样找老师们,多好,没有心理隔阂了”2015级的白银川同学如是说到。
在课程学习方面,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坚持专业首席指导教师制度、加强绪论课教学工作和举办教授、博士教育讲坛并驾齐驱的方式。在发挥专业首席指导教师的专家优势的同时,有计划地组织本校和邀请校外教授、博士,为学生开展成才教育讲座和观摩教学、示范教学等活动,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和知识的增长。
最让同学们感觉贴心的是建立1+X导航制度和朋辈帮扶制度。每年新生入学后,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都会通过自我推荐和个人兴趣相结合的方式,从新生中为每个院领导及系室主任推荐2名学生,建立“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和特长发展。2016级的祁浩同学就朋辈帮扶制度说到:“刚进大学很迷茫,但是学院很贴心,给我找到了一个大三的学姐,人很好,很多不知道的她都会给我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