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载有59名康复患者的两辆大巴,在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方舱医院启动,缓缓驶向远方,宣告武汉首批最大规模方舱医院收治“清零”。这一天,距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二科的青年医生李建华来到武汉刚好一个月。
从第一次入舱时的战战兢兢到现在的淡定从容,从来时的普通群众到现在的预备党员,李建华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完成了一次蜕变。
李建华在武汉市东西湖方舱医院。受访者供图
在方舱医院的一个月里,李建华一共值班13次,其中有10个是晚夜班。“从A厅的C区到B厅的A区+B区,都是我的的‘战场’”。回忆起在方舱的日子,每一帧画面都深深地刻在李建华的脑海中。
“李医生,周围的床都报出院了,我核酸也两次阴性,你说我不会有别的什么事吧,这几天都睡不好觉。”“李医生,患者A床明天不同意出院,她说她动一动就心慌、憋气。我给她测的心率88次/分,血氧饱和度95%(吸氧2L/min)……”
整个方舱医院近2000位病患,每一位都需要进行沟通、安慰,帮助。“在治疗的同时,还要追问病史、服药史,再根据有限的辅助检查,排查危重患者,鼓励普通患者。”李建华说。
李建华负责的区域有150多位患者,一趟查房下来3、4个小时。“厚重的防护服会让人感觉头晕、腰酸、肩痛,中间必须要休息一到两次,所有的信息都要拿笔记下,不然脑子严重缺氧,转瞬就忘。”
李建华与患者。受访者供图
在如此高压的工作状态下,李建华一直睡眠不足,“8号那天是个难得的好天气,我也终于可以安安稳稳地睡到自然醒了。”回忆起休舱那天,他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李建华清楚地记得,随着出院、转院的病人越来越多,舱里所剩患者中有一对特别的母子,让他印象深刻。
妈妈三次核酸检测都是阴性,肺部感染灶大部分吸收,早已达到出院标准,但为了照顾儿子鹏鹏(化名),她选择了留下来。鹏鹏是舱里年纪最小的患者,如果这次的核酸检测是阴性,那么第二天这对母子就可以顺利出舱了。
当天晚上,李建华拿到了鹏鹏的核酸检测结果,是阳性。
望着在大厅专心看电视的鹏鹏,李建华内心有说不出的酸涩。“你家小朋友这次核酸阳性,明天需要转院。”李建华来到B区,对鹏鹏的妈妈说。
“我查到了,这都做六次了,又是两次阴性一次阳性,和他爸爸一样,唉……”妈妈的语气带着意料之中的平静,却也掩盖不住眉宇间的忧愁和失望。
在得知儿子即将被转院后,妈妈拉着李建华恳求说:“李医生,你看能不能给我们转到中南医院去,他爸爸在那里住院……”话还未说完,已经泣不成声。
根据实际情况,再三思索后,李建华向指挥部汇报了这一情况和鹏鹏妈妈的请求,几经协调,鹏鹏最终被顺利转入中南医院。
“在医院工作这么多年,看多了人情百态,但每一次看到病人家属的不离不弃,还是会非常感动。亲情真的是可以给人无所畏惧的力量,我至今仍记得那位妈妈得知这个消息时,一边激动地抹眼泪,一边跟我道歉说‘在这个特殊时期,给你们添麻烦了,真是抱歉’。”李建华有些哽咽。
李建华与医疗团队成员合影。受访者供图
“平静的夜也常有细微的波澜。”李建华告诉记者,闲暇时坐在办公桌前,他常会想到患者的话,“医生,谢谢您,你们可不要病了,你们病了谁来救我们啊,疫情结束了不要断了联系,等疫情结束请你吃咱大武汉的热干面再配点小酒……”
李建华说,现如今终于休舱了,好消息也不断传来,但每每想到患者的那些话,心里就充满了幸福的味道。“当大家团结起来,疫情下的空气里充满着温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梦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