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体育老师变身网课“主播”

发稿时间:2020-02-26 09:36:32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周放在上网课。周放供图

  又是周一,趁周末洗干净的那件“无体育,不清华”的T恤又将和小猫卡西一起出现在主人周放的排球课堂上,这是它们“闯”进清华大学200多名同学手机屏幕里的第二周。

  “这工作确实太不容易了。”坚持了一周网课教学后,清华大学体育教师周放“非常理解李佳琦”。尽管,“口红一哥”的名字是他在去年《吐槽大会》上才真正晓得的。

  周放以前从不看直播,可近半个月,他每天琢磨的问题却是“怎么才能让学生更愿意看我的直播并从中获益?”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像一脚急刹车,强行静止的过程中,很多人的生活样本被“撞”在一起,碰出凹凸也擦出火花,比如,网课需求下的学校老师和网络主播,“尤其体育教师,最需要线下教学的人得尝试摸索线上的价值。”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刘波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疫情期间,学校延迟返校,但从2月17日开始,全校教师已经开始全面进行线上教学,包括体育部的67名教师。

  他们通过“清华体育”的微信公众号向全校师生喊话:“体育部的老师投入了大量时间,努力学习使用各种线上教学平台,雨课堂、视频会议、网络学堂、微信群等都可能会成为你和体育老师‘见面’的方式。”有时,一堂课还得在多个平台相遇,因相较于其他学科,“既得说还得动”的体育课对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性要求更高,单一平台很难满足网络体育课的需要。

  “这个动作比较大,别踢到你旁边的柜子”“尼基塔,你在莫斯科是早晨5点,跳的时候轻一些”“看大家都比较喘,这个动作可以少做一组”……建房间、切换平台、讲理论、放视频、做动作示范、看弹幕、课后复盘,经过一周的实战摸索,周放已经能相对流畅地适应“网络主播”的节奏,尽管电脑屏幕上一次只能显示9名同学的状态,周放也尽量不停切换,争取“照顾”到每个学生,“让他们每个人都能感觉到被关注。”

  “怕自己面前没有学生,只能对着一些冷冰冰、硬邦邦的设备表现。”刚得知要上网课时,周放就陷入焦虑,即便是别人印象里“更懂科技手段”的青年教师,他也有“被赶鸭子上架”的压力。为了找到互动效果最好的方式,周放“疯狂试探”了小半个月。他将原有教程打散重新编排,每准备完一次课件,就在线找人“演习”,“看群里谁还没睡觉,逮人就发课程号,让他们进来看我直播,给我提意见。”十几轮“演习”下来,背景杂乱、摄像头角度低、麦克风声音小、灯光太暗、PPT颜色太土……一股脑儿扔向周放,他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坦言:“同学们给的意见还挺实在。”

  他挑了离窗户最近“采光最好”的地方,将书桌、椅子、花盆挪至各处,放上一块瑜伽垫,还调整了射灯的位置;为了呼应学校东大操场的醒目标语,他专门找出印有“无体育,不清华”字样的T恤,“让同学们能有回到学校里的感觉,亲切一些”;但周放最担心家里的网络,爱人要开网络会议,读初中的孩子也在上网课,他只能“着急忙慌”地专门换了一个5G手机,“WiFi信号不好,赶紧切换手机热点,起码得把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

  为了了解各款线上教学软件,作为男排教练的他召集队员“云训练”,由于队员家中训练条件不同,负重练习时,大米袋、面袋、桶装矿泉水、大小不一的哑铃、桌椅板凳等都成为训练器械出现在周放屏幕中。而莫名闯入学生视野中的则是周放家的美短小猫卡西。

  在正式开课前,学校微信要推送周放的网课备课情况,孩子帮他拍摄工作照时不小心把卡西拍了进去,结果这张照片让学生“炸了锅”。同学们在其他课的群里打听,“养猫的周放老师什么时候上课?”“周老师会给我们看小猫吗?”周放没想到,网课的形式竟让他成了“线下撸铁、线上撸猫”的“网红主播”,“要能让同学对早起上体育课有点儿期待,这也是一个很美好的小插曲”。

  有了卡西的“加持”,周放的课颇受学生欢迎,他此前的努力也得到回馈。“几次课下来,从学生的反馈包括现场视频画面看学生的互动,我觉得网课在现阶段对带动学生锻炼身体,完成部分体育课任务能起到一定作用。”周放发现,尤其以往在体育课上被“一带而过”的项目背景和理论,反而在线上平台有更大空间。

  “作为以实践为主的课程,如果不是疫情,学校体育不会大规模转移至线上。”刘波表示,“教师无法纠正学生的技术动作,缺乏现场教学的竞技与对抗,单是这两点,线上教学效果就达不到线下要求。”但他也强调,上体育课不仅为了学习专项技术,还有督促锻炼、促进身心健康等多种功能,甚至在这次网课的尝试过后,线上教学也会成为今后高校体育教育的一种补充手段,“比如,教师能把一些示范视频发送给学生,方便他们加强练习,增强学习效果。”可就体育课而言,网课的作用更多是“锦上添花”,仍待探索,对于条件尚不成熟的一些学校,尤其中小学而言,线上教学网络直播的方式可能投入较大、效果却未必明显,“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只要目的相同,就是督促学生锻炼,让他们明白参与体育的意义。”

  网络技术的门槛和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依然是体育网课的两大痛点,这在中小学阶段更加明显。

  “各位同学,如果能清楚听到老师说话,请回复1。”杨蕾(化名)说完30秒后,某某妈妈、某某奶奶、某某爸爸列队用1刷屏。作为一名初三体育教师,从不看直播的杨蕾一度为要出现在镜头面前感到焦虑,由于一次课程要同时面向4个班级,他只能面对文字和看不见的学生交流,而桥接学生和他之间的,除了屏幕还有家长。“初三体育涉及学生的中考加分,老师得想尽一切办法,用语言时刻提醒动作的要点,动作的重点、难点等,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尽量让学生把该拿到的分拿到。”但在当前的特殊情况下,除了将学校精心分解的锻炼视频播放给学生外,家长的监督就格外重要,“老师只能通过学生练习的视频、脉搏等资料的反馈,来评价学生锻炼的效果。”

  但在体育老师李丹(化名)看来,多出来“任务”让老师、家长和学生都多了烦恼,“初三的情况比较特殊,但对于初一初二的孩子而言,提供更愉快的体育参与方式,不予以强制性要求,更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也能减轻家长的负担。”李丹所在学校本来有直播授课的打算,为了当好“十八线女网红”,她把客厅“整修”了一番,爱人怕穿帮,故意摘下了墙上的婚纱照。但试水了一节课后,效果令她非常失望,“100多个孩子同时在线,网络非常卡顿,基本无法形成互动,低年级孩子的动作是否标准,都没有办法观察”。最重要的是,和她搭档的老师课至一半便掉线了,快结束时才又出现。课后,由于能力和进度不同,很多家长也提出“希望能让孩子自主练习”。

  此后,在北京市教委“延期开学期间的在线教育不得上新课,不得超纲、超标,不增加学生、教师和家长负担”的要求下,李丹的直播经历草草结束,她把更多时间用来关注如何督促学生自主锻炼,“我们以前寒暑假都有体育作业,用KEEP等软件打卡”。体育教师找到熟悉的方式,每天向同学推荐一两个规定动作,其他动作由孩子们自选,家长只需把孩子的锻炼视频提交,老师便会根据每个学生的动作进行一对一辅导,而高年级的同学则自己完成打卡任务,“尽可能去信任每个孩子,并时刻督促,让他们明白运动的好处”。

  没有了直播任务的李丹现在工作井然有序,她会把自己每天训练的视频发给学生,和“可能不够自律”的孩子单独沟通,“这次也是对日常体育课成效的检测机会,看你的课程是否让孩子真的喜欢上体育,把运动当作一种习惯去坚持”。在她看来,这次线上课程的尝试会丰富体育教师今后的教学手段,更重要的是,“让教师明白体育要教什么,如果喜欢体育的种子已经种下,体育教师也不用忙着转型当网络主播了吧。”(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梁璇)

责任编辑: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