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受访者支持给本科“增负” 对“快乐大学”说“不”

发稿时间:2018-12-20 08:18:42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漫画:尹志烨

  前不久,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严抓本科教育。在2018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指出,不能搞“玩命”的中学,也不能办“快乐”的大学,回归本科教育已经成为国际高等教育的共识和趋势。当前的大学生是否过于轻松?你支持给大学生“增负”吗?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14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1.3%的受访者直言周围持“吃喝玩乐过4年”想法的大学生多, 82.5%的受访者支持给本科教育“增负”。对于提升本科教育质量,65.5%的受访者建议加强学习过程管理,整顿“水课”,64.4%的受访者希望强化教师教学主体责任。

  81.3%受访者称周围持“吃喝玩乐过四年”想法的大学生多

  北京某高校应届毕业生张珊(化名)对记者说,很多大学生一进大学就“撒了欢”,认为大学的水平就代表了自身的水平,怎么学都能毕业。

  浙江大学大三学生王严亮(化名)的大学生活则比高中时候还要累,“不是身体上有多累,而是因为要开始面对社会上的事情而感到有些压力。”王严亮说,他身边有的同学经常逃课,考试前“突击”复习,但大部分学生对待学习态度还是比较认真的。

  调查中,81.3%的受访者称周围持“吃喝玩乐过4年”想法的大学生多,其中22.5%的受访者直言非常多。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宏新认为,不同学校的校风和不同专业的学风存在差异,不能一概而论。“但是我感觉文科学生相对来说压力小很多,这跟文科专业的一些课程难度不大、课后作业强度不高有关,也和一些教师投入力度不够有关”。

  “无论是一般院校还是拔尖儿的学校,很少有学生因学业不达标而不能毕业,这导致一部分学生不认真对待大学课业。”袁鑫(化名)在河北经贸大学读大三,他坦言周围很多同学课上只顾低头玩手机,考试前“临阵磨枪”,应付了事。“有的大学生上了大学后能力不增反降,还自我调侃‘高中时是智商巅峰’”。

  王宏新指出,一方面,大学以往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机制导致教师们偏重科研,教书育人相对成了短板。另一方面,大学的教学改革过分强调老师上课时的趣味性和技术性,相应地弱化了教师约束学生的动力和制度保障。

  王宏新认为,教育技术并不能改变教育理念和教育质量的本质,它只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手段而已。“现在有点本末倒置了,玩‘慕课’就是‘炫’,‘翻转课堂’就是老师不用备课,这是不对的。事实上,在信息爆炸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时代,主讲教师要投入更多、挑战也更大。这也是‘慕课’和‘翻转课堂’这种改革探索的真正目的”。

  目前本科教育存在哪些问题?调查中,68.0%的受访者指出不少本科生感觉迷茫,缺乏奋斗动力和方向,53.1%的受访者指出教师专注科研项目,在教学方面投入少,52.1%的受访者发现有的大学生认为大学就是快乐的,怎样都能毕业。其他问题还有:教师不更新知识体系,不提高教学水平(39.5%),学业评价标准宽松,对学生缺乏督促(38.5%),高校缺乏客观有效的教师评价机制(24.4%),高校教育设施不完善(10.7%)等。

  82.5%受访者支持给本科教育“增负”

  调查中,82.5%的受访者支持给本科教育“增负”,其中25.3%的受访者非常支持。交互分析发现,88.0%的受访大学生支持给本科教育“增负”。

  王严亮支持给大学生“增负”,他希望适当增加课业压力,老师能够给学生多一些指导。“这能督促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业上面,学到知识,打好基础。但各学科情况不同,有的学科课业压力本就很大,具体操作中不能一概而论,要把握好度”。

  给本科教育“增负”,71.7%的受访者认为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63.5%的受访者认为可以督促大学生认真学习知识与技能,53.7%的受访者认为能够让教师潜心教书育人,38.2%的受访者认为能督促高校提升本科教育质量。

  袁鑫希望高校增设一些专业课程,减少不必要的“水课”,让老师认真对待课堂。

  王严亮认为,本科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单纯关注分数高低。“现在的考核标准导致一些学生对于大学学习过分功利,想方设法获得高绩点,方便自己考研、出国、找工作”。

  王宏新指出,“增负”的目的在于提升课堂和教学的含金量,给本科教育“增负”既要针对学生,也要针对老师。“大部分时候,校风、学风建设中,老师的作用很大。老师这头不抓起来,只给学生‘增负’往往只会是形式主义。学生不服气,失去了学习自主性和兴趣,课程也被贴上了‘水课’的标签。因此,老师必须在课前课后多投入,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王宏新认为,破解“水课”问题、合理“增负”的切入点在于从根本上改革高校教师评价体系。“老师的首要责任应是教书育人,而不是科研,这在教育法中也是非常明确的。可到目前为止,高校评价教师和评职称仍然大多以科研为导向,这一点不改不行”。

  他还指出,教学和研究并不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过去学风好的时候,老师们既能做好教学也能做好研究,扎扎实实,没有水分。但现在科研短期化目标要求弊端已很突出,如一年要发多少篇文章,让一些教师无法投入到教学当中。很多高校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科研也变‘水’了”。

  调查中,对于提升本科教育质量,65.5%的受访者建议加强学习过程管理,整顿“水课”;64.4%的受访者希望强化教师教学主体责任,完善教师评价考核机制;57.9%的受访者建议各高校整风整纪,严抓教学管理,严把毕业关;41.0%的受访者希望建立学生课堂评价反馈机制;29.2%的受访者希望高校注重自身办学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提高办学质量。

  袁鑫认为,大学生必须重视学习,不应该每天沉迷于玩乐。“对于很多人来说,大学是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站,大学生要学好本专业知识,为以后的工作夯实知识基础,另一方面要参加社会实践,提升能力,以便毕业后更好地适应社会”。

  受访者中,本科生占36.8%,研究生占13.8%,已经工作的占47.4%。00后占1.8%,90后占35.7%,80后占47.4%,70后占11.5%,60后占3.0%。(记者 杜园春 实习生 周宁)

责任编辑:崔宁宁
返回首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