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八成学生以“性格”
为选择室友的主要标准
根据调查,近几年杭商院学生在选择室友这个问题上,有81.4%的学生选择了以“性格”为主要标准。在学生最喜欢的性格中,“乐观、开朗、不矫情、善解人意”这些词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是室友的学习情况,超过半数的学生表示会考虑这个因素。不少学生都说,想要和学霸做室友。
竺华稀说,其实,学生最看中的还是学习态度,他们希望室友是“肯用心、肯学习、有上进心的”。
排名第三的是生活习惯,“爱干净,讲卫生”是他们提及最多的。另外,作息时间、地域和颜值,也是学生考虑比较多的因素。还有些学生提出很个性化的要求。比如“不喜欢打扮得太花哨的女生”,“会唱歌跳舞”,“喜欢逗比室友”……
杭商院党委副书记狄瑞波告诉钱报记者,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多,个性化差异也越来越明显。除了专业交流,一起考研考公务员之外,大家更期待能跟兴趣爱好相同相近的朋友住在一起。
自选室友
能让寝室生活更融洽
“选室友也好选寝室也好,其实就是将自主权交给孩子。以后的大学四年到底和谁做朋友、和什么样的人做朋友,都需要更多的接触才知道。”狄瑞波说,自选室友能让室友间不排斥、更包容,让学生的寝室生活更融洽,与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在一起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据悉,杭商院在学生住宿方面,不仅有个性化的自选室友这一点,还有“共享阳台”、“五美样板寝”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缓解了住在寝室阴面学生“晒衣难”的问题,还希望在这过程中传递温暖,促进不同寝室同学间的交流,培养学生乐于分享的优秀品质。
该校负责人在近日的采访中介绍说,学校一直在通过各种书院活动,打破学生寝室之间的空间隔阂,构建和谐的学生寝室交往方式,弘扬大学生精神文明风貌。浙商大杭商院将“家”的概念融入到了学生寝室与书院的建设改造中,宜家风桌椅、粉紫沙发靠枕、照片墙、DIY墙绘等每个细节都在告诉学生这里是“家”,可以安心学习和生活。
“把公寓建设与育人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行,让学生成为公寓文化建设的主体。”杭商院党委副书记狄瑞波说,将学生的生活空间与文化空间融为一体,把书院和寝室作为人文关怀的重要平台,打造宜居宜学的熟人社区氛围,是该校不懈努力的方向。(记者 郑琳 通讯员 赵雪 任铭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