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去小学化”后,“幼小衔接班”不禁闯入了幼儿园孩子家长的视线,并深受追捧。天府早报记者对一些培训机构进走访后发现,各家的“幼小衔接班”可谓种类繁多:有的注重文化知识输入,有的注重学习习惯培养,有的教授学习技能,甚至还有特别针对家长推出的“幼小衔接家庭教育方法班”。
那么,有没有必要读“衔接班”,没读过‘衔接班’的孩子会不会跟不上老师的进度?“幼升小”到底应该怎么衔接?天府早报记者带着搜集到的家长们关心的问题,采访了成都市多位一线资深教师,分别从语文、数学、英语及班主任角度为大家解答了“幼升小”的困惑。
语文
让孩子爱上阅读潜移默化学汉字
“在一年级刚开始的时候,学前拥有一定识字量的孩子,一般来说也拥有一定的阅读量,这些孩子在刚开始时更容易读懂教科书上的文字,更容易把老师讲述的内容与课本内容联系起来,从而理解学科知识,所以他们在课堂上会更专注,表现也更活跃。”锦江区某小学的张静老师带过三届一年级新生,“当然这样的现象也基本存在一学期左右,当其他小朋友的识字量上来了之后,他们的差别就会缩小。”
“如果单纯为了认字和学习拼音,而去报‘衔接班’,我个人认为没有必要。”张老师说,拼音只是辅助识字的工具,它的介入应该是在孩子有大量识字需求,而且已对汉字发音规律有初步感知的时候再出现。张老师认为,提前学习拼音,如果教授的内容没趣味、反复练习又枯燥,反而会让孩子产生畏难与抵触的情绪,得不偿失。
“语文的‘幼小衔接’应该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每一天。”张老师说,听和读好比语文学习的“输入系统”,说和写则是“输出系统”。阅读是“输入”的基础,让孩子爱上阅读,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学唱儿歌,把孩子拥在怀里共读一本绘本,潜移默化地交给孩子几个简单的汉字,都可以为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对“输出系统”而言,想让孩子以后能说会写,不妨在孩子小时候就培养他对世界的好奇心与观察力。“家长们最应该做的是放下手机、停下应酬,多陪孩子在田间撒野,到博物馆走走,多和孩子交流。语文学习不在一朝一夕,而在于细水长流。”
数学
培养素养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报‘衔接班’让孩子去学加减法、竖式计算,这根本没有任何意义。”成都青羊某小学数学教师陶老师说,“孩子提前报班去学的内容,升入小学之后,老师都会讲到,完全没有必要提前去学习。”
陶老师认为,提前让孩子去学习小学课程,可能在升入小学之初会占一些便宜,但是对小朋友的实际学习来说帮助并不大,或许还会适得其反。“我们经常都会遇到特别‘骄傲’的学生,老师在课堂上讲,他因为在其他地方学过,就会不专心听讲,甚至影响到其他同学。最后老师发现他是知其一不知其二,根本没有掌握到这些知识点。”陶老师说,这肯定不是家长们希望见到的。
纵观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科,陶老师认为最重要的并不是数学知识本身,而是培养小朋友的数学思维、学习方法和兴趣,这些素质才是对孩子以后的长远发展有帮助的。
至于幼儿园阶段,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做好数学学科的“衔接”,陶老师说:“可以适当地培养孩子的数学素养,建议借助游戏或者生活情境来实现。”陶老师举例说:“比如最简单的数数,空口从1数到100甚至1000,并没有多大意义,教孩子数实物,把抽象的数与具象的物结合起来,这更为重要。”
英语
保护好孩子的兴趣是头等大事
“现在的家长都比较重视对孩子英语的教育,不少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已经或多或少地接触过一些英语学习了,升入小学后,这部分孩子的表现也不尽相同。”小学英语教师白老师说,掌握了较好英语学习习惯的孩子,能够更快地掌握老师所教授的内容,并且敢于表达和展示;而一部分孩子因为家长选择的培训机构不太正规,可能会导致孩子学习习惯差,同时还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这时孩子不仅要学习现在的知识,还要纠正之前的坏习惯,这部分孩子才是最让我们头疼的。”
“在我看来,英语学科的‘幼小衔接’关键在于孩子本身。”白老师建议家长不要把目光老盯在别人孩子身上,一味的攀比对孩子没有任何好处,一定要好好关注自己的孩子。“现在的社会,接触英语的途径有很多,比如听、唱英语儿歌、少量接触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现的简单英语单词或表达方式、陪孩子一起听或阅读幼儿英语绘本、参加社区和学校组织的一些公益性少儿英语活动等等,家长一定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兴趣特点,选择他们所喜爱和擅长的方式来接触英语。”
白老师认为,英语的学习关键在于保护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教给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管以什么方式来学习英语,如果违背了这两个关键要求,那所谓的‘衔接班’还不如不上。”
提醒>>>
家长要转变思维
“近年来,选择给孩子报读‘幼小衔接’的家长越来越多了。客观地说,读过‘幼小衔接班’和没有读过‘幼小衔接班’的孩子在刚刚入校时确实存在差别。”有着近20年小学班主任经验的陈老师认为,孩子们的差别更多地反应在他们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上。
“毕竟幼儿园生活和小学生活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模式,提前适应过的孩子确实会占一些优势,但是这个优势通常仅存在于一年级第一学期或者整个一年级。再往高年级走,影响孩子更多的则是家庭教育、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孩子的智力因素。”陈老师说。
那么,到底有没有必要读“幼小衔接班”?陈老师认为,如果家长的精力和财力允许,读一读也无妨,“但是,读的重点是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并不只是一味地学习小学阶段的知识。”陈老师说,家长也可以等孩子入校后观察一段时间,如果孩子确实很难适应小学生活,再报“衔接班”也不迟。“我倒是觉得,孩子‘幼升小’最应该‘衔接’的应该是家长。”陈老师认为,家长在身份转变的同时,也一定要转变思维。
建议>>>
给“幼升小”家长们三点建议
要做学习型家长,善于学习“家长首先要学会学习,而不要总盯着孩子学习。你一边打麻将、玩IPAD,一边叮嘱孩子好好学习、别打游戏,你们觉得这样能行吗?”陈老师说。要以愉悦轻松的心态引导孩子进入小学生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教育者,一定要让孩子知道学习知识是愉快的,学习的知识越多会越愉快,以愉快的心情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家长们整天表现出焦虑,无形中也增加了孩子的压力。”陈老师说。要理清思路,转变思维
“小学分低、中、高三个学习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任务。一、二年级的重点是孩子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培养,而不是知识的积累,如果错过了这个关键期,后面就很难再使上劲儿。”陈老师说。
陈老师反复强调,现在的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家庭教育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天府早报 记者 赵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