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给毕业生补堂“消费课”
叶金福
近日,一位同事谈及大学即将毕业的儿子时,一脸无奈地相告,儿子原本每个月的生活费用是1500元,近两个月来却已向他要了近1万元,说是毕业要赠送纪念品、做毕业写真集、聚餐、外出旅游等。大学生毕业纪念搞得如此“奢华”,自然会给普通家庭增添不小的开支,对此,学校应当给这些即将毕业的学生补堂“消费课”。
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和新消费方式的兴起,青年学生的消费形式和纪念毕业的方式也呈现出许多新特征,但这种“新”并不能等同于奢华。如今的学生,从大学生,到中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娃娃,在毕业时往往动辄出手数千甚至上万元,互赠价格不菲的纪念品,或者去高档酒店聚餐,抑或拍几千元一本的毕业写真集,似乎只有用金钱才能凸显毕业的意义,传递彼此的情谊。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消费观、人情观的误区。
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同学之间适当花点钱吃顿便饭,赠送一些有纪念意义的纪念品,也无可厚非。问题是,大多数学生在经济上还不独立,几乎所有开支都来自父母的支持。一旦毕业仪式“奢侈化”,就会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也使同学间的情谊变得庸俗。
笔者以为,学校有责任、有义务对毕业生担负起教育引导的职责,不妨给这些即将毕业的学生补上一堂“消费课”。一方面,在纪念毕业的方式上,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诸如临别赠言、合影、座谈会等形式,既富有仪式感,又不失节俭。另一方面,要加强学生消费观的引导和教育,积极倡导简约、有意义的毕业方式,摒弃铺张、庸俗的方式。在让学生的毕业方式变得更有纪念意义的同时,也让“毕业季”不再成为“烧钱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