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个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鲁营霖憋着劲儿打算跟她说道说道,“挺有潜力的孩子,分数都丢在审题不仔细这些细节上了。”
没想到,孩子一见她,先哭了鼻子。鲁营霖赶紧劝:“没事儿,这不是最后一次考试,咱意识到错误了,还有时间和机会改。”
当天晚上,孩子给鲁营霖发了一条长长的短信,结尾是“老师,我一定会努力的”。“就冲孩子这种劲头,我就挺感动的。”鲁营霖赶紧回复——“老师相信你!”
之后一段时间,每天午饭后,孩子就抱着卷子跑去找鲁营霖,有时候是做习题,有时候是答疑。又一次考试,孩子的成绩一口气提高了近30分。
鲁营霖以这位学生为例,给班上同学讲道理:“我知道你们都觉得自己特别厉害,但证明自己的方法绝对不只是将最后的、最难的大题做出来。这就和人生一样,不能因为简单就不花时间,我希望我们都可以脚踏实地地活着。”
一物降一物,人心换人心。
一次次的交锋后,“00后”学生渐渐接受了“90后”老师,远远地看到鲁营霖,他们会挥着手打招呼:“小鲁,你好啊!”鲁营霖也总是笑眯眯的回应,“‘00后’很可爱,也更聪明了。他们偶尔的叛逆,是可以用足够的理解和包容化解的。” 鲁营霖的语气中有骄傲,有宠溺,也有不舍。
无论如何不舍,高三的尾声还是来了。“00后”考生们大都希望时间快点过,恨不得“眼一闭,再一睁”,高考就结束了。鲁营霖则盼着时间再走得慢些, 还有些话想再多嘱咐嘱咐。
教室里,孩子们安静地埋头做题,他们的小鲁站在讲台上,不住念叨,“你们再看看书!别马虎!” 鲁营霖在教室里慢慢踱步,目光停留在每一位学生的身上,“加油!我的学生们!” 鲁营霖在心中祝福即将高考的“00后”们,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