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娱乐|时尚|财经|军事|体育|创业就业|高校|旅游|发现|视频|游戏|汽车|青春励志
为做“零吼妈妈” 学习“止吼课程”

发稿时间:2018-04-17 11:19:57 来源: 北京晚报 中国青年网

  据了解,目前,国内的心理学热,方兴未艾,不乏一批外国大师的追星族,培训机构正是抓住了当代人负面情绪困扰的刚需,炒热了心理学工作坊的市场。除了一般的培训课,许多国外一些心理流派掌门人、大师来北京做一次周末工作坊,动辄几万元。一位专门做培训的王女士告诉记者,你想让哪个大师来,只要告诉我,你能找到足够多的客户,我都能运作。而根据网上的一些资料,这些大师们在欧美的工作坊,价格要实惠很多。

  “止吼”不必多花钱

  对于这些价格高昂的课程,如何辨别课程的含金量与性价比呢?有心理咨询师介绍说,通常,国内官方机构或者著名高等学府主办的心理学大会,以学术交流为主要目的,面向师资培训的心理学课程,都是含金量、性价比比较高的。另外,来自国外著名高等学府的心理学家在中国开办的工作坊,以推广和普及学术理念为目的的,通常也是高含金量,价格实惠。而商业机构运作的大师培训,就需要年轻的父母们睁大眼睛辨别了。其实,国内的心理学家、一线心理学工作者所开的工作坊、课程,都足以解决家长的“坏情绪”。因为家长们出现的负面情绪程度,基本还在安全范围之内,只要具备一些入门的心理学知识,掌握一些基础心理学工具,就能够解决。

  为了控制怒吼,张先生也是积极想办法,他最初选择的方式是向专业书籍求助,从知识中获取力量。为了孩子教育的问题,张先生读的教育相关的著作,有一米高。无疑,张先生从书中汲取了大量营养。但张先生说,真正帮助他能够接纳现实的不是书籍,而是最近在国内越来越火的心理学课程“正念”。张先生说:“我的体会是,正念有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暂停坏情绪。二、降低了对孩子的期望。三、接纳现实,有助于孩子的学习效率,促进孩子的表现向期望靠近。”

  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有心理学背景的张女士也是一位正念爱好者、受益者。她现在已经不怎么吼孩子了,她说:“‘吼‘其实是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转化成的愤怒,经常是期望孩子按照自己设想的行为模式或者样子去做,但是孩子怎么都不肯,这种无能为力和挫败感导致了愤怒,向孩子发泄了出来。其实大家心里都知道,吼解决不了问题,只会激化矛盾。平时的正念练习可以让我们多关注自身,并且培养察觉和接纳的能力,这样本身就会减少对孩子的苛责和过度关注。同时,在情绪比较强烈时,正念给了我们从自动导航模式开解出来的另外一个选择,相当于自带一个缓冲空间。”张女士嘴中的“自动导航”、“接纳能力”,都是正念课程中的术语。

  张先生和张女士参加的 “原点正念俱乐部”是一个互助团体。该俱乐部负责人张海敏说:“正念是团体课程,是先行者带领后进者的非营利形式,需要参与者彼此分享来获得共情,从而以体验的方式,学会处理坏情绪,解决生活中工作、家庭、人际交往中的‘急吼吼’。一期课通常是8周,每周一次两小时的课程,我们的课程是公益性课程,但家长们反映效果都不错。”

  专家分析

  北京大学“三宽家长教育”课题组专家张旭玲:

  “止吼” 重在改善自身

  家长对孩子经常忍不住吼的原因有几点:1、把孩子的未来与自己捆绑太紧,孩子在应试竞争中的落后容易引起家长的焦虑。2、家长自己的情绪管理不够好,有可能是身体的原因,也有可能是认知的问题。3、家长对自己的生活现状或能力没有自信和安全感。4、夫妻关系不够好,当今这么激烈的应试竞争,育儿压力很大,那些承担多数教育责任妈妈如果得不到丈夫的情感支持,焦虑会加重。5、朋友圈看多了带来的焦虑,有些看似正能量的“牛娃”养成记之类的文章,会让家长产生焦虑。

  解决妈妈吼的问题,首先需要妈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学习情绪管理是不错的方法。2、不要把自己和孩子的未来捆绑太紧,也不要把学习成绩和孩子的未来联系得太紧。未来的社会变化很大,教育中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孩子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自信和对学习的兴趣,大吼大叫这样不愉快的体验如果总和学习连在一起的话,会让孩子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3、家长除了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更要提升自身的社会竞争力,自信心和安全感能够从根本上消除焦虑。4、爸爸要给予妈妈更多的情感支持。5、家长应该正视孩子间的差异,屏蔽那些晒“牛娃”的朋友圈,以及让自己产生焦虑的教育文章。

  情绪管理的课程很多,良莠不齐。有些课程确实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情绪的问题,也有一些课程当场有效,但课程结束后不久就又回到原来的状态了。人是环境的产物,在特定强化的环境下是容易改变的,但如果通过学习不能改变现实的生活状态,那么很快又会打回原形。建议在学习的同时要积极的改善现实生活状态和提升认知水平。

  (原题为:《为做“零吼妈妈” 学习“止吼课程”》)

责任编辑:崔宁宁
返回首页>>
共【2】页 首 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 页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该评论已关闭!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