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经理:就是说咱们(培训学费)总共是22800。
记者:两万多呀?
项目经理:这还多吗?关于互联网这是最少的了。
多种“套路贷”频发 如何监管?
近年来,一大批套路贷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美容贷、整形贷层出不穷。而套路的背后都离不开这些在网络上放款的小额贷款公司。那么,针对越来越多的贷款陷阱,网络小额贷款公司应当如何监管?放款行为又应如何规范呢?
长期研究网络金融的胡滨,在了解了记者采访的案例之后,告诉记者,新出现的“培训贷”其实就是过去校园贷的最新变种,在2016年监管部门叫停网贷公司的校园贷之后,教育类贷款平台开始寻找新的出路。
社科院金融所副所长胡滨看了这些“培训贷”公司的贷款流程之后,一下子提出三个疑问:有没有对借款需求的审核?有没有严格履行这样一个贷款的审核,尽职调查程序?对贷款的个人信用评价有没有调查清楚?
而对于这些宣传“极速”“一小时到账”的网贷公司来说,显然有些困难。2017年12月,针对网络小贷的监管文件正式下发,文件(《小额贷款公司网络小额贷款业务风险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明确表示:“严格网络小额贷款资质审批,规范网络小额贷款经营行为,严厉打击和取缔非法经营网络小额贷款的机构。”
培训贷的利率一般较高,为了高额利润,贷款平台愿意铤而走险,由此带来的危害和风险则需要培训学员甚至全社会一起买单。而这些层出不穷的“金融乱象”可能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监管。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胡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所提到,通过行为监管的方式来打击各种类似的金融乱象。既要我们从对于贷款公司的小贷公司的监管方面加强监管,同时要从工商管理,虚假广告宣传市场秩序等方面,采取一种综合执法的方式来抑制这种非法的这种贷款乱象的出现。(央视记者 张艺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