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报名高考”
9年打工否认后悔,仍想推广自己教育理念
9年间,徐孟南经常梦到自己重回课堂。醒来后,依然厌恶考试。
他什么都做过,都没什么技术含量。比如现在,他在慈溪市一个镇上一家汽车零件厂,每天坐在那儿摆好零件,让自动机器往上面印图,他检查图是否清晰,再摆下一个。从早到晚,每天重复4000多次,没有周末。
徐孟南工作的地方。
刚出来时,他在一家小工厂,每月800多元,低于上海工资最低水平。他跑去劳动局告状,老板给了他两个月工资,临走时他告诉老板高考零分的事,老板留下忠告:“怪不得你会这样,以后别这样了。”
因为惺惺相惜,他拿着工资去合肥资助了另一个“高考零分生”。路上被人骗,骗子看他单纯,回塞给他200元。
2011年家里人让他结婚,他同意了。在此之前他在卫浴厂工作,喜欢上一个姑娘。姑娘总是在他路过时停下手里的活儿抬头朝他微笑。徐孟南为她写了1厘米厚的日记,当着众人送给了她。在一次醉酒后跑到姑娘宿舍楼下表白,失败后就坐地上哭。
回想这件事,徐孟南笑称:“那时我还没有现在这么能说,现在的话应该可以追到吧。高考考零分,真没有后悔。跟另外的事相比,不值一提。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重头再来。”
2012年,徐孟南自制了条幅,去南京一所中学门口举了几天。他想借此行为告诫高中生不要试图用高考违规反对现有教育制度,没用,赔上前途不值得。
徐孟南在学校附近举幅劝诫。
徐孟南不否认做这件事也是为了“火”。很多高中生私下找他聊天,他也这样劝。
后来,他不再写日记,而是在各大平台写娱乐文章,东拼西凑一篇也能有十几万流量,好的时候一月能赚1万左右。
张可说他近几年“没那么想不开了,好事”。徐孟南自我评价“圆滑”了。“话变多了,忙于生计。”
“我其实已经没有那么关心教育了”,徐孟南说,“不然2014年上海浙江的教育试点方案,我怎么2017年才看到呢?”回想以前,徐孟南最后说了一句:“想想以前,自己好折腾。”
2015年,厌倦流水线的徐孟南打算重新高考。2016年他找到毕业证,但已过了报名时间。2017年他向厂里请了三天假回家报名。排队期间,他拿出手机,翻看到2014年上海浙江试点方案,他很激动。
假期第三天他回到住处,更新了博客,画了表格对比自己高中提出的“三人行教育”和试点方案,最后在QQ找到之前有联系的媒体记者。
“还是有些委屈吧,为了证明自己没有错。”这次的报道,徐孟南依然不满意,“他们都说什么0分考生幡然悔悟 ,我没那么后悔!我只是想让大家关注我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