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方二:待遇提上去,良师留下来
近年来,国家教育投入增加,基层农村学校硬件设施改善明显,但师资、教学等“软件”差距仍在。
“之前读村小学的时候,学校有3个老师。陈老师上课睡觉,别的学校都不要她。胖老师上课照本宣科,讲完题不管懂不懂。瘦老师整天让背课文,背不出就罚站。”甘肃小学生兰丽丽曾辍学一年,直到妈妈放弃打工,陪她转到镇上就读。
辽宁瓦房店市泡崖乡中心小学共有60多名老师,其中50岁以上的有40个,30岁以下的有8个。“好多中青年骨干都走了,市里生活、待遇都有优势。”该校一位教师说。
“这与某些地方教育管理部门片面追求升学率有关。”储朝晖说,“不少地方把高考、中考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杆,师资、经费资源向重点校示范校集中,投入不足限制了乡镇学校的发展。”
“老师追求更好的条件也是正常的,但希望师资补充能跟上,希望接受过系统教育的师范学校毕业生多一些。”黑龙江抚松北岗学校校长郁有成感慨,“可现在师范院校招生多了,门槛降低,学生底子也薄弱,中间不少人还不愿意当老师,一心要考公务员、进事业编。”
今年某部属高校免费师范生毕业的小唐犹豫再三还是接下了当地县中的橄榄枝。他说,当年在镇上读中学时语数外理化五科老师都陆续进了县城。“在下面待久了担心理念、教法都会跟不上,氛围不好,找对象也不容易。”
留住优秀教师、吸引年轻教师,各地也在积极作为。北京市密云区评职评优优先考虑支教教师,截至目前,已有562名支教教师被评为区级以上骨干和中级以上职称,占比达36.9%。中央层面,2017年乡村教师补助中央奖补资金增至30亿元,比2015年增加30.4%;2017年“特岗计划”招聘8万名大学生到农村学校任教,比2016年增加1万人。
药方三:学习就业结合紧,就读职校有动力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通知》提出,“各地要结合区域内教育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际,通过在普通初中开设职业技术课程、组织普通初中学生到当地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选修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等多种方式,确保初中学生完成义务教育,为中职招生打下基础,提供多种成才渠道,使他们升学有基础、就业有能力,有针对性地防止初中生辍学”。
据陕西师范大学教育试验经济研究所统计,超过一半的贫困农村地区学生没有上普通高中或中职,而中职学生的辍学率也达到29%~32%。如何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含金量,让贫困农村不适应升学的学生拥有一技之长呢?
“职校的专业师资还要加强,现在很多老师是初高中老师或是干部转岗的,本来不会电焊修车,也只能教文化课。教学理念方法、课程结构都应该创新。”郁有成说。
记者还发现,中职教育真正发挥作用还要抓住当地区域经济特点。“十多年前就业好的时候,湘西读职校挺流行的,现在都要给各个初中下任务才收得来学生。”湖南永顺教师向绍富介绍,“湘西本地产业薄弱,不比沿海地区校企合作,学了就能够就业。职校很多课程内容用不上,有时候不如送孩子去学厨师、修车修家电,学得快还挣钱。”
对此,《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加快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有计划地支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初中毕业生到省(区、市)内外较发达地区接受职业教育,完善东中西部对口支援机制。
“甘肃每年组织省内职业学校与东部职业学校对接,省内学习一到两年后,再到东部职业学校进行实习实训。与甘肃结对帮扶的学校遍布天津、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甘肃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认为,通过“经费跟着学生走”解决投入问题,结对帮扶在专业设置、教学师资队伍、实训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现在初中的教育离学生的生活太远,离学生的天性太远。解决‘有学不想上’的问题、服务学生成长发展,学校还应该有更宽广的视野。”储朝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