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肢手术
植入40厘米假体“嗯,我也算是钢铁人了”
把蒙欣的裤子从下往上卷起,宽约一厘米的疤痕如同一条蜈蚣,从左腿脚踝盘绕到膝盖,再蜿蜒至大腿,暗红色的新肉已经长出,轻轻按下去,触感铁硬。
在去年底的肿瘤切除手术中,蒙欣的左腿,被植入长约40厘米的骨肿瘤假体。这种专门针对骨肿瘤患者设计的合金假体,将代替原本的骨骼,伴随蒙欣行走在未来的人生中。
统计显示,骨肿瘤在人群中发病率约为0.01%。其中,良性占50%,恶性占40%,肿瘤样病变占10%左右。袭中蒙欣的恶性骨肿瘤,多发生于10~20岁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恶性度高,病死率和致残率高。
尽管恶性骨肿瘤的发病率占儿童恶性肿瘤的5%,数据相对较低。但对于一个家庭而言,一旦被击中,那就是百分之百的灾难。
最开始,有医生建议截肢,从大腿开始的整条左腿。但李菊芳想为孩子保住腿。这个原本只在县城宾馆做服务员的母亲,在最短时间内疯狂搜集了恶性骨肿瘤的各类信息,她想在这场和癌细胞的博弈中,尽可能多地留下希望,“头发没了可以再长,但是她自己的左腿,她开朗乐观的心,是我拼了命也想保下来的。”
最终,蒙欣的治疗方案被确定为术前化疗、保肢手术、植入人工肿瘤假体、以及术后化疗。
2016年9月,在成都夏天的尾巴上,蒙欣开始第一次化疗。她忍过全身疼痛和呕吐,克服食欲下降和恐惧,却终在自己长及腰间的辫子被剪成短发,成为光头的那天,她流下了眼泪。
2016年12月21日,在全城欢喜热闹的圣诞氛围中,蒙欣结束两个疗程的化疗,被推进手术室。从下午1点到晚上7点,蒙欣保住左肢,被植入40厘米假体。
“那我现在的腿,还是以前的腿吗?”摸着自己像又不像的左腿,蒙欣有点疑惑,转而又被自己逗笑,“嗯,那我也算是钢铁人了。”
梦想不坠
想当幼儿园老师“左腿不动,还是能唱歌拍视频嘛”
就在蒙欣手术时,54岁的李菊芳钻进卫生间,她将左脚抬起,结果身体迅速失去平衡,趔趔趄趄,赶紧伸手扶住门把。这位母亲试图体验,如果像女儿一样,将永远无法拥有正常的左腿,生活将受到多大影响,“像她小时候一样,陪着她学习站立和走路。”
事实上,孩子比父母想象中要坚强。
生病前,蒙欣是个不想长大的孩子,她从小学习舞蹈,想做幼儿园老师,能每天带着“豆苗苗”们唱唱笑笑。在她心中,那是将自己的童年在无限延长。
生病后,蒙欣的成熟中,依然有着孩子气的天真。
因为怕吓着孩子,李菊芳和丈夫一直告诉蒙欣,她得的是良性肿瘤,会慢慢好起来。
“后来还是被说破了。”李菊芳有点耿耿于怀,去年11月,蒙欣进入第二个化疗疗程,隔壁病友过来串门,在病房里大声嚷嚷,“良性的肿瘤谁会住在这儿呀,在这儿的都是需要重点观察的恶性肿瘤。”
本来瞒得好好的,结果一下被戳穿,李菊芳有点生气,哪知在病床上吐得脸色苍白的蒙欣却狡黠一笑,“妈,其实我早就知道了。”
第一次在县医院检查后,医生将蒙欣父亲拉到一边单独说结果。“凭借我多年看电视剧的经验,我当时就猜到不是什么好情况。不想让你们担心,我才假装不知道。”
今年4月,就在医院走廊里,蒙欣第一次录下小视频。快节奏的音乐中,小姑娘抬手、踢右腿、微笑、眨眨眼,蒙欣评价自己是“根本不像做了手术的吧”。
从那之后,蒙欣开始用小视频记录自己的抗癌过程。截至11月20日,她已经发布了253个搞笑短视频。“左腿不动,还是能唱歌拍视频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