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教育

首页 >> 文字列表 >> 正文

18位教师用扎实的表现回答了“援疆三问”

发稿时间:2024-07-12 14:10: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墨玉县工作队“组团式”援疆教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内核,集中优质教育资源,以教学教研科研的传帮带为抓手,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与促进文化润疆,用扎实的表现回答了“援疆三问”。团队共18人,来自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系统的15所学校或单位,涵盖初高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音乐等学科范围和教育科研、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范畴,分别支教于墨玉县北京朝阳中学与墨玉县北京高级中学。

  近两年来,援疆教师团队以开拓创新的勇气、朝气蓬勃的干劲和脚踏实地的作风,对受援校及墨玉的初高中学校展开了办学育人的全方位、全要素的“传帮带”与“帮扶提升”,取得了良好成效。

  在推进课程思政、坚持立德树人方面,援疆教师团队为学生们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将学校思政小课堂和南疆社会大课堂融合为一,不断增强爱党爱国爱疆爱乡的情怀。精心设计“京墨文化带”和“精彩文化路”,成为民族团结教育“跨学科整合,多学科联动”的立体教科书,受益师生5000余人。

  在引领课堂教学、助升教研科研方面,通过落实“引导学校实现由传统灌输型教学向新课程教学转变”“以科研推进教研,以课题促改课堂”工作思路,做好“建立健全制度,营造新课程生态”“创新教研方式,促成新课程落地”“开展教学示范,发挥公开课作用”“强化科研指导,推动课题化教研”等具体工作,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受援学校的教研科研质量与课堂教学水平。先后出台《教师教学基本功评价方案》《教学设计手册》等,推出“集体备课+上公开课+课后评课+‘双新’学习与研讨”教研新方式,助力墨玉县教育系统实现了自治区课题立项零的突破。

  在发挥种子作用、帮带教师队伍方面,团队与两校共42名教师结对,从备课与听评课、教研与科研、公开课展示、试卷命制到教学参赛等各方面对“徒弟”进行手把手的全方位指导。共听评课上千节,指导“徒弟”们做县校级公开课40余节,为教研组教研培训、全体教师的校本培训和班主任培训等做专题讲座40余次。对报名参加墨玉县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以及“京和杯”和田地区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的老师们进行校内初选和反复指导,帮助11名参赛教师全部入围和田地区决赛并分获一、二、三等奖,成为全县各高中校参赛获奖的最高数。援疆教师团队始终在为“当好‘种子’,以‘传帮带’方式为受援学校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的使命而努力。

  在主抓毕业年级、提效教学管理方面,通过援疆校长主抓毕业年级教育教学备考工作、援疆教师执教毕业班并引领相关学科的教研学研考研的方式来引导学校走向教学管理的科学化高效化。援疆校长作为主抓毕业年级教育教学工作的主管领导,为毕业年级如实制定工作目标与复习策略、及时调整推进节奏与相关举措,和科研主任分工合作走进课堂进行听课评课、走进教研组进行交流指导,确保毕业年级的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积极组织和参与了“九年级复习课研究”的主题活动,认真研究高三每次模考之后总体情况变化并予以指导,实现朝阳中学九年级在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在全县的名列前茅和北京高级中学高三高考成绩的显著进步。

  在建设学校文化、打造特色课程方面,以积极传播首都文明风范、助力构建受援学校有特色课程育人文化为落实“文化润疆”的重要着力点。以“首善”标准为学校提出“志诚文化”文化设计框架,成立“京墨之星”等文艺社团,社团开展了以“组团援疆,学校内涵发展,促进学校社团发展”为主题的社团展示活动,切实为学校特色发展增光添彩。

  在坚持送教下乡、惠及全县教育方面,援疆团队通过听评课、示范说课或送课、教研专题指导、师生专题讲座、课题座谈等方式,先后走进墨玉县萨依巴格乡中学、第五初级中学、阔依其中学、第二高级中学和京玉中学,开展以教学设计、学科教研、课题研究、教师专业修炼、班主任工作、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精心指导,覆盖面近5000人次。为学生带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润疆进乡村”为主题的课程等多项工作或活动,切实发挥出援疆团队在教育教学上乃至学校办学育人方面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在融入民族师生、加强民族团结方面,组织多种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活动,为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促进民族师生的交往交流与交融而积极行动、无私付出。促成墨玉县北京朝阳中学与北京市日坛中学实验学校结为手拉手学校,开展“介绍我的家乡——八千里路不遥远”“共读一本书”“龙的传人”主题剪纸等活动。策划和组织以宣传民族大团结为主题的“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汇演、积极献爱心,用真切感人的行动体现着“甘为石榴籽”的使命担当与大爱情怀。

  近两年来,援疆教师团队在两所学校以及送教下乡等系列工作中,为墨玉教育打开了新局面:墨玉初高中学校教育教学切实走上了“双新”之路。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已逐步走出“满堂灌”的滞后模式,为义务教育新课程的深化与高中教育“3+1+2”新高考的即将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援疆团队为学校管理治理出谋划策并帮扶改进,为学校教研科研引领促力并帮带提升,助力受援学校荣膺“和田地区‘京和杯’教学赛成绩优秀奖”“墨玉县教育教学质量优秀校”等称号,使学校干部和教师们在专业成长上取得明显进步,使学校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成果突出;校园文化建设能力迈上了新高度。援疆团队引导受援学校和送教学校深入思考“办现代学校,育时代新人”价值追求与内涵发展,指导众多学校积极开展基于学生实际与成长规律的校本管理文化、课程文化、活动文化和环境文化等的建设,助推墨玉教育进入扎实践行轨道。(援疆教师团队供稿)

责任编辑:李华锡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