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问归期未有期,我们还有小学期。”暑假期间,一些学生“留守”高校,完成第三个学期——夏季小学期的学习。从2004年北京大学率先推行小学期制度开始,已有不少国内高校陆续开设相关课程。迥异的课程内容背后,是良好的初衷与目标,却也面临相似的问题:费心邀请国外教师,授课效果却不理想;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却被吐槽“课程分散效率低”……小学期如何才能适应我国高校情况,更好更稳地走下去?
——编 者
炎炎7月,正值暑期,很多高校学生早就安排好各种出行,可对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大三学生段经琨来说,每天早上,仍要在闹钟的催促下准时起床,洗漱完毕后直奔明德主楼教室——在这里,他要修习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刘长江的课程《中国音乐、美学与全球化》。
“君问归期未有期,我们还有小学期。”暑假期间,国内有不少学生像段经琨一样,留在学校继续学习。在完成春季学期课程后,他们还要度过第三个学期——夏季小学期。
2004年6月,北京大学率先推出小学期,至今,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一批高校陆续开办小学期。小学期现状如何?学生和老师如何看待?
开设目的是提升国际化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不少高校将提升国际化教学水平作为小学期的开设目标及教学理念之一。南开大学校长龚克认为,开设小学期是为了加强国际交流,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国际化不是一件小事,学校现在培养的学生,以后会在更加国际化的环境中工作,到时会有更多国际上的交流、竞争,他们将面对这些挑战。”为此,众多高校在暑假期间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业界人士前来讲学,课程时长从一周到六周不等。据了解,从2009年到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共聘请645名国际一流大学教师来校教授小学期课程。对外经贸大学今年开设的国际小学期,97位外籍教师中教授、副教授的比例达到92%。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也是不少高校小学期的培养目标。今年,扬州大学机械专业的郑宇泽和同学们去了江苏高邮郭集小学支教,带领小学生参与保护京杭大运河,制作科技模型,举办趣味运动会。“外出实践特别锻炼动手能力和沟通能力。”郑宇泽说。而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师武黎嵩则带领学生团队奔赴湖北、山西等地实地参观历史文化古迹并撰写调研报告。“历史学包括考古学,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武黎嵩说,“学生有必要通过这种‘游学’的形式,培养实地考察的经验,从而形成感性认识,扩展学术研究的理解维度。”
名师大家进课堂、举办学科竞赛夏令营、安排专业实习……众多高校根据校情推出特色小学期方案。南开大学曾开设“宇宙掠影”“国际商务礼仪”等实践类选修课;山东大学小学期先后举行以“齐鲁文化”“孔子学说与文化中国”为主题的学术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