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特殊的抗疫时期,利用上网课实现“停课不停学”是当前情况下的非常之举,但应该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均等地获得教育,尤其要照顾到没有条件进行在线学习的特殊个体,要全过程、全方位保证“一个都不能少”。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期间,全国大中小学校都延迟开学,图为小学生居家上网课。记者赵春艳 / 摄
记者|汤 瑜
责编|田 雄
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在校园蔓延,全国各高校、中小学校、幼儿园已推迟春季开学时间。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入做好中小学“停课不停学”工作的通知》,提出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让“停课不停学、不停教”落在实处,为此不少学校开展线上教学。
但在我国一些偏远山区,手机信号微弱甚至没有,更别提家庭安装无线网络设备,在甘肃农村甚至出现父亲骑骆驼带孩子上山找信号的窘境。疫情来袭,网课似乎成为实现“停课不停学”的主要手段,但随之暴露出来的“数字鸿沟”问题也更加凸显。
山区学生上网课出乎想象的难
“现在怎么样,有没有信号?”
“好像有点了。”
“那我们现在坐这上课吧。”
3月8日,甘肃肃北县石包城乡牧民那仁满德里带着他上一年级的儿子阿依鲁骑骆驼找信号上网课的视频(酒泉广播电视台播发)引起了公众关注。
那仁满德里居住的哈什哈尔村处在海拔2000多米的高原,想在那里找到手机信号满格的地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自从学校网课开始后,阿依鲁和爸爸每天都会骑着骆驼,边放牧边寻找信号。如今,信号满格的半山腰成了阿依鲁每天上网课的地方。
在那仁满德里看来,由于受疫情影响,当地学校不能如期开学,一些偏远牧区由于网络信号不好,孩子上课就成了难题。
相对城市的学生,偏远地区孩子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条件相对落后,疫情期间他们每天爬到山顶搜信号、四处寻找无线网络,甚至有的学生每天6点起床,书包里装上一天的干粮,爬到半山腰搭起的帐篷里上网课。
对四川旺苍县金银村15岁的高中女孩杨秀花来说,当前正是她学习要紧的时候。
金银村地处旺苍县西北部,以山路为主,距县城60公里,交通不便,村子仅住了十几户人家。由于村里信号不好,上网课经常掉线,杨秀花需要走半个小时的山路,去离家4公里的悬崖下听课,“这个地方信号特别稳定,我们要求在7点45分打卡报到。”
杨秀花每天6点起床,学习到下午5点才回家,妈妈在书包里装上馒头、包子和水,这是她一天的口粮。
幸运的是,当地政府得知消息后,安排电信公司给她家安装了宽带,以保证杨秀花能正常学习。由于秀花家是贫困户,宽带不收取费用,只需每月给手机充值29.5元话费即可,直到家里脱贫再按照标准价格收取费用。
贵州务川苗族仡佬族自治县的学生陈艳茹,为了赶上直播课程,3月3日早上7点就收拾好背包,带着小桌椅板凳、雨伞、火盆和充电宝,冒雨走了近1个小时山路,终于找到信号好的地方,撑开伞坐下来。
“山上经常有雨,坐在路边上一节课手脚都冻僵了,我随身携带小火盆取暖。”她说,如果赶上全天有课,这条山路走两个来回,需要两三个小时,到家已经天黑了。
尽管条件艰苦,但陈艳茹坚持每天走山路上网课,她要和全班同学同步学习,不想落下课程。
在湖北襄阳,10岁的三年级学生敖金涛,每天需要走5公里路,到村委会上课。他家所在的南漳县四垭村,属于高寒山区,网络信号时有时无,当地村委会腾出会议室,让村里8名在家不方便上网课的孩子过来学习。
有一些学生,由于父母都在外地务工,家里没有WiFi,为了节省手机流量,只能到处“蹭网”。
目前,在四川、云南、贵州、湖北等山区,上网课成为学生面临的共同困境。
在线教学,教师无奈应对
2月16日,黑龙江省教育厅就全省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线上开课做出工作部署,提出确保3月2日之后不具备开学条件的中小学校线上开课,同时要求对本省援鄂和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子女、家庭贫困学生、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和不具备网上学习条件的学生,要“一生一案”研究对策、保证学习。
哈尔滨一所公立中学初一班主任、英语教师闫敏称,疫情发生后,她几乎每天都在微信群里嘱咐家长和学生别出门,让学生好好写作业。
但她和同事都不喜欢这种匆忙上线的网课,“仓促之间,家里没有专业设备,老师们都没有上网课的经验,没有教材和参考书,学生也没有,每天盯着电脑,大家眼睛都受不了。”
她认为,疫情期间学生宅在家里做家务、学蒸蛋糕也是不错的学习体验,如果真想学习,可以找专业的线上课外培训机构。
另外,不仅学生满山找信号,一些被隔离在家的教师也遇到了同样的难题。
大山里的冬天寒风刺骨,有的教师在山上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西安英语教师王媛,来到湖北探亲,因疫情暴发被困在当地。为了上网课,她连续一周每天背着电脑、桌子爬山坡,只为找到一个信号稳定的地方。
“我的网课需要一边放做好的PPT,一边讲解给学生听。”王媛说,信号不好的时候,学生听不清,还会提出让她戴上耳机。
但她依然担心学生因为体谅自己而隐瞒真实的听课感受。直到一天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反馈真实的上课状态,同事才发现,王媛裹着军大衣坐在山头,每天至少3个小时。
目前,相关部门已经解决了王媛的上网问题。
一位河南的中学语文老师林霞向本社记者表示,为了上好网课,她提前一周时间学习各种直播教程,但上网课期间依然避免不了掉线、网卡、没有声音、屏幕定格的情况,与学生的交流时常中断,1小时的课程往往要延误半小时。
老师不想当主播、学生不想上网课,师生们对在线教学的各种吐槽仍在继续……
从面对面授课到网上直播教学,这种模式不仅让学生不适应,也让教师感到无奈。
不能“一刀切”要求学生线上听课
考虑到师生上网课的困境,日前,教育部总结推广了各地前一阶段“停课不停学”的典型经验做法,并再次提出指导意见,严格禁止普遍要求教师直播上课或录课,不得强行要求学生每天上网“打卡”、上传学习视频,尽量避免因打印作业或学习资料而造成家庭临时购买设备,增加学生家庭经济负担。
3月2日,四川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全省中小学校开展线上教育教学工作的补充通知,其中提到开展线上教育教学活动要以录播教学为主,结合线上指导、网上答疑。线上教学以电视播出为主,避免学生过度使用手机、电脑学习,确保播出安全和学生用眼安全。
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陈山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表示,2月17日以来,身处全国不同地区的川师大法学院96%以上学生均能按要求参加各种形式的网络课堂学习。
陈山指出,在这个特殊的抗疫时期,应该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均等地获得教育。尤其要照顾那些因为客观条件不太好进行在线学习的特殊个体,对于经济有困难,因为参加在线学习而增加经济负担的学生,学校应提供一定的经济帮助;有关电信机构也应当精准地减免这些孩子在线学习消耗的流量费。同时,对于地处偏远,网络信号不好或者根本没有网络信号的学生,不搞“一刀切”,由各年级辅导员将同一年级的情况汇总,组织专门的教学团队通过电话、信函等方式指导孩子们校外自学,正式开学以后再集中进行补课。总之,“停课不停学”是特殊时期的非常之举,而育人则是全过程、全方位的,“一个都不能少”。
河南大学法学院院长蔡军向本社记者指出,现在城里孩子上网课一般都没问题,但一些农村地区尤其是网络信号不能全覆盖的地方,学生到山上、房顶上或者荒郊野外去找信号学习,不仅路途较远,而且也不安全。
“这种情况下,学校就不能‘一刀切’地要求学生线上听课,要根据实际情况落实,教师可以通过短信或电话告诉学生所看的书目、要学习的一些知识。学生不一定非要通过上网课学习。”蔡军建议,暂时不能返校的学生可以参加社会实践,走到田间地头了解风土民情、关注民生,这对专业学习也是一种促进作用,停课不停学的形式可以多样化。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院长张二军向本社记者建议,全国需要“五位一体”保障学生停课不停学。
他表示,受疫情影响,全国高校、中小学采取网教活动保证停课不停学,但各地因网络资源不均衡及技术因素,出现了教学直播阻塞、卡顿等现象,甚至发生因无手机上网课引发学生自杀的极端事件。
“由此,亟待构建学校、教育主管部门、政府、网络企业及公益组织 ‘五位一体’的停课不停学保障体系。首先,学校应做好每位学生的网教资源调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应尽快上报主管部门落实;其次,对于没有网络资源的偏远地区,政府应积极协调网络企业建设;再次,网络企业在疫情期间应有所担当,以保证每位学子网课顺畅;最后,公益组织应做好对网络资源匮乏学生的资助工作,从而满足每一位学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张二军直言道。
原标题:《“上网课”的是与非① | 疫情下的“停课不停学” “五位一体”保障每位学生均等获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