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纪录片《中国医生》,我只想问一个问题 | 校媒FM

发稿时间:2020-03-09 14:48:1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网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让全社会的目光聚焦医生群体。

  2019年央视首播的纪录片《医心》,于新冠肺炎暴发后不久,更名为《中国医生》,再一次闯进大众视野。

  纪录片《中国医生》是一部以医护群体为主体的大型医疗纪录片,以“不刻意渲染患者的悲惨处境”和“不制造猎奇的特殊时间”为理念,走访全国6家大型三甲医院,跟踪拍摄医生群体真实的工作状态。

  有网友在看完纪录片后表示,“因为了解,更加敬佩,为我们拥有这样的白衣天使骄傲。”

  纪录片第一集,河南省人民医院脑卒中中心医生朱良付让人印象深刻,他会在查房的时候和病人开玩笑,“你买红裤头了吗?他买了!”然后告诉病人,“不管买不买都能好起来的,我们一起努力。”他会在刚进家门,吃了一碗面后,突然接到电话,然后转身出门,骑上电动车赶回急诊室。他会问女儿,同学听他讲课后有没有打算将来做医生的?然后被女儿吐槽,“你给我们讲课的时候我们才一年级。”

  朱良付说,天天作息不规律、工作量大,就担心有时候会突然死掉。但是他不能死,家庭的责任没有尽到,自己的医疗责任也没有尽到。他现在是主任医师,“国家差不多要用25年的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来。我现在44岁,如果我要是死了,那就是浪费国家资源。”

  现实生活中,和朱良付一样的医生,还有很多。

  不知道此时此刻,屏幕对面的你是否看过纪录片《中国医生》。

  今天,我们想和大家讨论一个问题,“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还愿意学医吗?”

  2.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采访到两位在职医生。

  第一位,学医5年,从医8年,是一名麻醉科医生。

  第二位,学医8年,从医12年,是一名超声影像科医生。

  关于这个问题,他们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答案。

  乔伊说自己走上医学的道路,是受口腔科医生姐姐的影响。但是,乔伊对医生的认识,是从大五实习开始的。“别的工作累了,可以稍微休息一会,医生做手术几个小时累了能休息一会吗?”那个时候乔伊就明白了医生是一份“不能停下的工作。

  实习之初,每掌握一点技术乔伊都很开心,他形容这种感觉“像打怪升级。”“老师做手术,我们在一旁看着,一点点学。”

  回忆实习最大的感受,乔伊坦言,“非常累”,但确实想做医生,觉得自己学了5年,不能白学。最累的一段时间,乔伊一个星期没见过太阳,“早上天没亮进科,晚上太阳落山了才出去。”

  一年的实习,不仅给乔伊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也让他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刚实习没多久,他遇到一个4岁的病人患卵黄囊瘤,“一个小女孩,特别可爱,打针都不哭。”女孩第一次手术时,因为出血过多,“心脏差点停了”。抢救回来后,主刀医生说肿瘤很大,即使治好了可能也活不了几年。

  那是他第一次感受到作为医生的无力,“想让孩子好,但是这个病到目前为止的存活率确实不高。”他第一次发现,生命比想象的还要脆弱。

  实习结束后,乔伊去了一个地级市医院的麻醉科。吃饭吃到一半被叫走、打算休息突然被叫走、和朋友约会中途突然被叫走,“不知道放了别人多少次鸽子。”这些,都是他工作的常态。他还曾遇到过病人术中大咯血,来不及做防护就直接为病人插管的情况。类似的事,还有很多,但在他眼里这些都不算什么,“就好比如果发生战争,需要军人;如果有人生病,就需要医护人员,义不容辞。”

  工作8年,他说自己对医生这个职业的理解变得更加多元化。不过,关于医生是一份不能停下来的工作,以及从第一次做手术开始,他心里就有的一个希望,“病人安安全全出手术室”,这两点一直没变。

  当问到,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还愿意学医吗?

  他回答说,“没有如果。”

  和乔伊一样,张芯蕊最初对医学专业的印象也十分懵懂,只是因为“家人觉得这是一个被社会所需要的职业,挺好的”,就一头扎进了医学的海洋,这一扎就是8年。本科临床医学5年,研究生影像学3年。

  回忆起自己的医学生涯,张芯蕊坦言,刚上大学的时候觉得学医十分枯燥。不仅学习年限比别的专业多一年,学习的科目也多很多。

  最让她头痛的还要数解剖课的时候去实验室解剖尸体。第一次去实验室,刚打开实验室门,扑面而来的福尔马林味道,让张芯蕊完全睁不开眼。“当时第一反应就是往后退。根本不敢看,就希望这堂课快点结束。”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张芯蕊把自己记不住的内容全部画出来。当时为了应付考试做的图画笔记,很多年后,却成了她医学生涯中一笔宝贵的财富。8年后,当她真正走近病人,她才明白,任何一个临床专业都需要熟悉所在领域的解剖知识,“这堂课非常重要”, 张芯蕊说。

  张芯蕊真正改变对医学专业的看法是从大三开始的。两年的基础课程后,她开始学习临床专业相关课程。她开始感受到生命的奇妙,“这些课程大多和身体健康密切相关,觉得很有意思。”

  大四见习,张芯蕊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急诊科接诊一位施工过程中从高楼坠落的工人,“还没来得及推进手术室人就没了。” 这是她第一次知道做医生的无奈,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人的心脏停止跳动“觉得挺无力的,医生也不是神。”

  大五实习,张芯蕊在内科,开始学习写病历、帮病人做心电图,和病人沟通病情。她意识到“做一个真正的医生太不容易了”,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二者必不可少。她觉得自己两样都没准备好,决定继续深造后再去临床。

  研究生期间,张芯蕊选择了影像学专业,“影像学是临床医生的眼睛,就好比战争中的侦察兵。”本身就有绘画特长的她,觉得画面感强的影像学,将自己的特长和专业结合,通过影像为临床医生和患者做出正确、合理的诊断,很适合自己。研究生期间,一次实习经历让张芯蕊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新的思考。“老师帮病人做检查前,一般会让学生先做一遍。有位病人很不理解,不愿意让实习生给自己做检查,说话很难听。”张芯蕊坦言,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而造成这种问题最大的原因,一方面是患者对医生,以及医学生培养的不理解;另一方面,沟通不到位也是问题之一,“应该尽最大可能让患者理解医生,多沟通。”

  今年是张芯蕊从医的第12个年头,渐渐地她也有了属于自己的成就感。怀孕三个月的孕妇被当地医院诊断患有恶性肿瘤,需要尽快切除肿瘤,同时终止妊娠。孕妇和丈夫不甘心,辗转到张芯蕊所在的医院就诊。一番诊断后,张芯蕊确认孕妇是良性肿瘤,需要切除,但是不影响孩子正常生产。“孩子出生后他们夫妻俩带着孩子来见我,特别开心。”

  病情的顺利解决离不开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这是张芯蕊最大的动力。

  谈及入职后和读书时代对职业认识的不同,责任感越来越强,对医学的判断更加慎重,都让张芯蕊感触很深。她说自己也意识到医学不是万能的,“医学不能治愈一切疾病,没办法治愈每一个病人。但每个医生都会竭尽全力的帮助病人。”

  当问到,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还愿意学医吗?

  她回答说,“当然愿意啊,但是如果可以的话想换个专业,想离病人再近一点,做临床医生吧。”

  3.

  我们也找到几位大学生,了解他们眼中的中国医生。

  金融专业的康宁对于医生的印象来自于医学系的男友。在她眼里,学霸、冷静、严谨都是男友的关键词。但相处之后,最大的感受还是“忙”。平日里相处时间不多的两个人,到了期末“一个月都见不了一次面。”男友告诉康宁,医学院的老师们常说,病人不会按照重点生病,所以他们每一次复习、每一次考试,都要更用心,课程强度要更大,“当然,也会有比其他学生更痛苦的经历。”

  不过康宁知道,这是所有医生在学生时代的必修课。

  作为一名医学生,大四的李雯其实并不在乎累不累这件事情,毕竟读书时面临的压力就已经不小了,只是她说,自己也会有信念动摇的时候。杨文医生和陶勇医生被伤事件的发生让她和同学们有些害怕,也有些愤慨。等情绪过了,大家陷入了沉默。李雯坦言,有时候影响他们信念的不是苦和累,而是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

  疫情当前,凯康则有些后悔当初没有学医。“家人都奋战在一线,我却什么忙也帮不上。”凯康家从太爷爷一辈开始都是医生,“太爷爷是中医、爷爷是药剂师,爸爸是外科医生、妈妈是牙医”,到他这一代换了别的专业。了解到凯康的情绪后,父亲和他聊了很久。父亲说,自己不后悔选择医生这一职业,但却不确定自己的孩子能不能坚持下去。这个职业需要更为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需要真正的热爱与信仰。“比起这份不确定,父亲更希望我有一个相对自由的人生吧”,凯康说。

  4.写在最后的话

  一部纪录片或许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不能起到实质性的解决作用。

  但是就像张芯蕊说的“沟通很重要,理解很重要。”

  把他们真实的工作状态和生活状态搬到我们面前,或许能获得更多的同理心。

  希望因为我们越来越多的信任和理解,能让那些为这份事业付出时间、精力,甚至生命的人,不管什么时候面对这样的选择题,都可以笃定地说一句,我愿意。

  | 程思

  | 程思游凯康

  | 张懿黄旭

  | 陈克花

  | 聂亚栋

责任编辑:工蚁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