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月7日电(中青报 中青网记者 孙庆玲)记者刚刚从教育部官网获悉,国家教材委员会日前印发了《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第一次对各学段、各学科领域教材建设作系统设计。
《规划》指出,到2022年,教材建设全面加强,教材管理体制基本健全、体系基本完备、质量显著提升,更加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更具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育人功能显著增强,开创教材建设新局面。
为此,《规划》提出了五项重点任务,一要重点加强体制机制建设,落实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强调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着力解决教材建设没有专门机构、管理职责不清、制度不完善的问题;二要突出新时代新要求,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进教材,确立教材建设的“魂”;后三项任务分别聚焦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材建设,着力解决各个学段教材面临的突出问题。
其中,基础教育教材重点是进一步强化育人功能,为学生打好中国底色,厚植红色基因,更好解决“为什么学”“怎么学”的问题,同时要全面完成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统编统审统用;职业教育教材关键是体现“新”“实”,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及时编修,提升服务国家产业发展能力,同时解决“多而少优”的问题;高等教育教材重点是学术理论创新,打造精品,凸显中国特色。
为落实重点任务,形成人、财、物的全方位保障,《规划》也提出五方面主要措施,包括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材建设队伍,重点是建强专门人员队伍,吸纳优秀专家参与教材建设;构建高水平专门化课程教材研究平台,重点是建设教材研究基地,健全研究成果交流机制;整合优化支撑教材编写的配套资源,为教材编修提供基础性材料;实行教材使用全员周期培训,提高教材建设经费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