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之年八载手书300万字,完成全球第一部《会计通史》

发稿时间:2019-09-30 21:21:08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网

  陈博 徐会超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雷宇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70年”研讨会在湖北武汉召开,不到50人参加的小型学术会议原本可能静悄悄地结束。但随着一位79岁的老人和他携带的300万字手稿首次亮相,却让这场会议成为全国乃至全球会计界关注的焦点:中国会计史第一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郭道扬教授,从71岁开始,闭关8年,一笔一划手写的300万字《中国会计通史》问世了。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雷宇/摄

  该书分为远古上古卷、中古卷/上、中古卷/下、近代卷和现代卷,从远古社会一直写到2009年,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中国自远古时代到近现代的会计发展史,包括中国会计起源,财务、会计、审计发生与发展历程及其基本运行规律等,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会计文化长卷缓缓展开。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栾永玉称赞郭道扬教授履行文化使命,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大文人”——在郭教授之前,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编写过会计通史;在郭教授努力下,世界第一部《会计通史》在中国产生,向全世界彰显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

  据该校透露,郭教授正在领衔创建世界第一家“中国会计史文博馆”、筹备2024年世界会计史学家大会,以更大的力度和更广的范围向世人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会计文化。

  “我最担心一觉睡去早上醒不来了”

  2011年,以郭道扬教授为首席专家的“中国会计通史系列问题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会计界课题研究首次获得国家级别的重大立项。

  此时,郭道扬已经71岁了。他自己笑言:“本是含饴弄孙的年龄,却给自己找了这么大的事情,很多人都不理解。”

  由于身体原因,郭道扬的眼睛长时间盯着电脑就会流泪不止,所以这部时空跨度大的鸿篇巨制都是由郭道扬一人逐字逐句手写而来,个中艰辛可想而知。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雷宇/摄

  今年6月11日11时,郭道扬写下了《中国会计通史》的最后一个字。他悲欣交集,给老朋友发去短信:“我完成了这件事,中间竟然没有发生意外从这个世界走掉。”

  他是一位老人,更是一名病人,有30年糖尿病史,每天早晚各一把药,从早到晚打4针胰岛素。

  2005年,他还得过脑梗阻,最严重的时候,上厕所都需要几个人抬。2007年在南疆旅行因高烧陷入昏迷,紧急抢救几个小时得幸醒来;2012年因跌倒造成左手骨折,2013年又跌倒导致左脚骨折。每次身体出现严重状况,郭道扬教授内心都会祈求:老天啊,请再给我几年时间,让我写完会计史。

  他决定与病魔抗争,与时间赛跑,彻底闭关:从2011年开始,每天坚持写作11个小时,早上、下午各4个小时,晚上3个小时。“我每天必须完成到规定编码页数才睡觉,因为害怕自己哪天身体出问题,研究就停止了”。

  没有节假日,没有春节,2016年起,他还取消了每年2次住院治病的安排。就连锻炼也由下楼散步改成在家露台转圈,因为郭老害怕一出门就会碰到熟人,热情询问他的近况,一聊就是半小时,会占用太多时间。

  9月5日,记者走进在郭道扬教授的书房里,整整齐齐摞放着的一袋袋手稿蔚为壮观。他感叹,5卷本一共300万字,而自己从初稿到誊清稿,远远不止写下这么多字。其中,光是导论就先后写了22稿。而他写完了多少支中性笔,已无法数清。

  “要了解五千年中国的会计,就要读郭道扬的作品”

  8年过去,书稿终于完成,剩下的就是一些校对工作和出版工作了。郭道扬如释重负,无比轻松。

  9月5日,79岁的他骄傲地告诉记者:“我如期完成了国家交给我的任务。”

  这位一向谦逊的老人更自信地说,1988年自己的第一本会计史著作《中国会计史稿》只能打30分,今天这本300万字的《中国会计通史》可以打100分了。

  中国古代重农轻商,会计一科有史无书。上下五千年,在郭道扬教授之前,没有人为会计们写过历史。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雷宇/摄

  1978年3月,郭道扬从校办农场刚一回到湖北财专(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前身)的教学岗位上,商业部通过商业会计学会下达9个课题,其中8个已被他人捷足先登,只剩下中国会计史。

  无奈之下,郭道扬在38岁时接了这个担子,开始了在茫茫原野里为会计史著书立说的征程。7月,他完成了9万字的提纲初稿,在10月份的学术讨论会上一经宣读,即轰动全场,成为这次会议最重要的成果,此即《中国会计史稿》之雏形。

  从此,郭道扬的一生和治史相连,也让他在冷板凳上成为会计史研究的宗师。

  1982年至1988年,郭道扬的《中国会计史稿》上、下册出版。该书的出版,结束了几千年来中国会计有史无书的局面,引发国内外学界轰动。中国老一代会计宗师潘序伦先生撰文,盛赞它“填补了我国会计学的空白”。

  英国剑桥大学资深教授、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杰克·古迪在《西方中的东方》一书中作出史证结论:郭道扬的《中国会计史稿》一书中对中国固有复式簿记的考证“不得不让西方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对他们原有的某些假定进行全新思考”,改变了他们过去“只有西方式的簿记形式才是科学的”错误认识。

  1988年8月,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的第五届世界会计史学家会议上,郭道扬作为大会组委会特聘的唯一中国代表出席。郭道扬提出,我国周代官厅财计组织制度,秦朝的有关会计方面法律条文,两汉时代的会计制度,唐代的比部制度,以及明清时代产生的中国的复式记帐法——“龙门帐”、“四脚帐”,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标志,是世界会计文库中的珍品。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雷宇/摄

  在40多分钟的发言中,大会执行主席韦斯教授两次上台握手称贺。世界会计界名流、美国会计界权威保罗·加纳教授说,这篇论文“不仅是他个人学术成果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中国会计学界走向国际学术舞台的一个里程碑”。

  由于郭道扬深厚的会计学造诣,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到本世纪以来,世界著名专家不断来访,已经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作为世界会计史与会计文化的研究交流中心。目前,他领导的会计研究所同世界上17个国家的会计学家保持着密切的学术联系。

  在身边的友人和弟子眼中,郭道扬著述的一生是一个人的治史路程,艰苦而卓绝。

  为查资料在图书馆常常被关;为向一位教授请教问题于凄风冷雨中在屋檐下守候两小时;为弄清一个古汉字读音,八去故宫博物院查询未果,终在一位通晓古代汉字的老人弥留之际问到答案。

  在“四柱结算法”的产生年代问题上,郭先生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查阅300多册图书,与50多位学者商讨,终于找到确凿证据,最后将四柱结算法的起源定于东汉,比原来提前700多年。

  一个传奇的经历是,魏晋南北朝史料难觅,当多方求教得知当时的人们把废弃的账本剪成鞋样、缝在鞋底的习俗后,终于从一具古尸鞋底夹层找到账本残片。

  “这是我一生心血的结晶,我相信它们的存在会比我的生命更长久。”5日,面对媒体记者,这位即将进入耄耋之年的老人手捧五卷本手稿,准备献礼新中国七十华诞。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武汉9月30日电

责任编辑:工蚁
返回首页>>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