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站工作人员安慰小女孩
6月27日,7岁的河南小朋友余宝宝在武汉香港路地铁站独自冲进车厢与母亲失散,又在众多热情的武汉朋友们的接力帮助下与母亲相逢。这一组新闻图片让不少读者感动的同时,也留言询问记者,为什么没有拍到母女重逢、安抚孩子甚至相拥而泣的画面?
事实是:见到失散女儿后,母亲劈头盖脸对孩子一阵痛斥!孩子委屈地大哭。
很多父母习惯用大吼大叫解决问题
这样的母亲绝不是个别。
6月30日,家住汉阳某小区的一对母子像打仗一样闹了近一个小时,楼下的邻居不得不上楼来敲门。原来,5岁的儿子喜欢歇斯底里地哭,年轻的妈妈非常暴躁,习惯用大吼大叫来解决一切问题。
周末的中午1点,正准备安置八旬老父午休的刘女士听到天花板上先是“咚咚咚”的拍球声,忍了半个小时,拍球声不停,她只好请物业通知楼上邻居轻点,说明家里有老人要休息。接着“轰”地一声,有重物倒地,然后是一个大声叫嚷的女声传来,伴随着孩子的哭声。听不清女声在吼什么,只觉得很尖利。再然后,“哗”地无数珠子在“天上”滚,把老人吓得够呛。
小区房子隔音并不差,但楼上经常这么闹腾让老人受不了了。刘女士不得已上楼找邻居。开门却看见这样一幕:儿子坐在地上大哭大闹,妈妈叉着腰在训斥,满屋地上滚着小珠子。见刘女士上门,年轻妈妈更是暴跳如雷:“不许发出声音!你把楼下的人吵来了!”接着投诉起儿子不听话:“哪有这么不听话的伢!他从小远视,医生让他训练数珠子矫正,他又不好好数,专门别着来!”
这位妈妈不解,自己的儿子怎会如此烦人,却意识不到,这个家最大的噪音是自己发出来的。正在英国最著名的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医院塔维斯托克进行儿童心理行为研究的中国医生卢林认为,语言暴力是孩子一生的伤痛。《儿童发育杂志》发表过一项研究结果,父母冲着孩子大吼大叫,会产生类似于体罚的后果:孩子焦虑、压力和抑郁的程度增加,行为问题也随之增加。她希望父母懂得,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是每位父母的必修课,无论孩子犯错与否,父母都应好好说话,大吼大叫不仅对改变孩子的言行无效,还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一定的伤害。
大吼大叫是周而复始的悲剧
父母对孩子大吼大叫的阴影可以伴随孩子一生,也许他永远都得不到救赎。黛安娜·珏勒(Diane Dweller)写过自传《妈妈、狂躁与我》,文中她回忆了自己从小生活在对妈妈的恐惧之中。她的妈妈非常暴躁,会毫无理由地对她和姐姐发脾气,大吼大叫更是家常便饭。为了在家庭当中得以“生存”,她拼命地去降低自己的存在感,更是毫无底线地去满足母亲所有的要求,可无论做得有多好,母亲总有理由数落她、挑剔她。她永远都达不到母亲的要求,她每一天都活在自我否定的阴影里。
在她17岁那年,她遇到了比他大八岁的托尼(Tony),托尼对她关怀备至,给予了她从未有过的温暖和幸福,她想,原来在母亲眼里一无是处的我,竟然也有人爱。她迅速坠入爱河,和托尼结婚。但她拼命对丈夫好,可丈夫仍然不满意,经常指责她、骂她没用。
她逃离了母亲的“深渊”,却又落到了另一个深渊里。也许是受母亲的影响,她常年都觉得自己很差劲,不配得到爱,即使是丈夫的错,她宁可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也不愿意离婚。
母亲常年的打击和大吼大叫,让黛安娜·珏勒特别缺爱,为了得到更多的爱,她变成了讨好型人格,只有不断地去满足他人,才足以换回一点点的爱和回报,直到成年后,组建新的家庭,这种性格都没有改变过。
温柔而坚定才能教出好孩子
心理治疗师卢林说,我们看到孩子错误的时候,要先去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初衷。
武汉地铁中母亲和孩子走失,这件事本身就值得我们思考。当时,作为一个成年人,尤其是一个带孩子的母亲是极需要思考与判断的。因为安全第一,同时也因为言传重于身教,母亲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身体力行地教会孩子如何观察、分析、判断、思考与制定策略,如何信任与安全地接受与享受当下,如何和自己、他人交流,如何学会让自己与别人都舒服地给予与接纳,如何理解与接受自己的情绪,如何了解和接受别人的情绪,如何感恩……
母亲,其实是一个极其重要又极其不容易的身份与岗位。
暑假期间,许多家长会尽量抽空带孩子旅行、参加各种培训班,或者去看一些慢性病,这些机会都是极好的亲子互动活动。父母可以非常自然地教会孩子关心、认识与识别家庭以外的医务人员以及旅程中遇到的各种职业、身份的旅客,学会利用社会资源帮助自己,建立信任,其实是非常好、非常自然生动的生活社会实践。卢林主任医师介绍,比如也可以教会孩子怎样判断与思考注意安全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即使发生不幸的走失事件,也有自我保护和求助的方法;当孩子与大人的想法做法完全不相容时,孩子调皮捣蛋时,如何让孩子明白道理、有效沟通并达成共识;如何让孩子在具体事件中去学会感恩、学会从经验中学习。
心理专家告诫年轻的家长们,父母不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如果父母不能控制住自己的焦虑,狂吼孩子,那么孩子与母亲的连接将再一次断裂,情感与思考缺失,会再次陷入惊恐,极可能导致孩子过度地使用分裂的防御机制,为未来的成长造成隐患。这也是所有的家长极不愿意发生的。(记者 毛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