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绝国小学课本竟然是《苍颉篇》

发稿时间:2018-11-05 14:13:00 来源: 光明日报 中国青年网

  尽管已经出土20多年了,但近日史学家的一次解读,竟然有了重大发现:现藏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两枚汉简,属于汉代字书《苍颉篇》。作为秦汉时期社会各阶层的小学教材,《苍颉篇》当时曾通行全国。而今却在距长安万里之遥的汉代西域城邦小国——精绝国中发现。这对研究古代中原汉文化在西域的传播、推广、接纳、使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尼雅遗址位于昆仑山脚下今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境内,深处塔克拉玛干沙漠之中。1931年斯坦因第四次进入尼雅,掘获26枚木简,其中一支残简写有:“□□□武□□□汉精绝王承书从□□□”等字,准确表明尼雅遗址就是汉朝属下精绝王国故址。

  1993年,考古人员在尼雅遗址发现两枚均为残片的汉简。其中一枚木简残长15.4厘米,宽1.08厘米,厚0.3厘米,仅存13字,为“谿谷阪险丘陵故旧长缓肆延涣”。背面上端残存三字,笔画既轻且细,墨迹甚淡,难以辨认。另一枚木简保存较好,宽窄略有不同,长23.1厘米,宽1.07至1.18厘米,厚0.22厘米,肉眼无法看清,顶端只留两字,似“艹、扗”。

  尼雅遗址出土的汉简文字书写为汉隶,表现古朴典雅,书法娴熟,让人震撼。字体特征明显由秦隶窄长向成熟汉隶扁阔方向发展,具有强烈的求扁倾向。从横折(┓谷、旧)、横折撇(フ陵、缓)来看,上挑的幅度虽不如汉碑版那般夸张,但许多横画、捺画的末端都有向右上挑的用笔动作,如故、长、延等字。形态稳定的方折笔画,意味着标准的汉隶八分体已基本形成,从捺的笔锋来看,初具楷书雏形。

  无独有偶,安徽阜阳也出土了一枚与尼雅汉简高度相仿的汉简,经辨认上书“负载谿谷阪险丘陵故旧长缓肆延”。

  上海博物馆研究员王樾对不同地域的两枚汉简进行比对,补全了前两字“负载”,也为阜阳简补录后一字“涣”,至此尼雅汉简总共15字。另一枚木简汉字缺失较多,无法找到相应的配型,难以补全缺少文字。根据北大藏简《苍颉篇》资料公布,完整的汉简每枚共20字,四字一句,两句一押韵,这在当时是很流行的一种文体格式,汉赋就保留此种格式。最终确认,这两枚汉简上所书内容为亡佚已久的《苍颉篇》。

  小学启蒙书的编纂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献记载,周代就有史官所编的《史籀篇》十五篇,一直流传到汉代。因为它采用大篆古文编写,到汉代时因不实用而少人问津。班固《汉志》“六艺略·小学类”和许慎《说文解字叙》中都有相似的记载。《苍颉篇》是秦汉时期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识字课本。秦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采纳了丞相李斯的请求,“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用秦文字作为秦王朝统治地区的通行文字。《苍颉篇》是为适应“书同文”大一统政策而产生的,同时作为字体、字形的标准和初学范本颁行全国,甚至用来培养官吏,相当于现在公务员考试所必须掌握的知识。而真正发挥“教小学、正文字”的功用,并广泛流行于社会各个阶层,是汉代以后。汉代学者不仅以其作为孩童启蒙的识字课本,还不断修改、增益和训释。

  西汉以后《苍颉篇》式微,至魏晋而降,鲜有传诵者。自唐以来,则湮没不闻,归于消亡。其亡佚的主要原因是收字过多,后继者不断增续、注释,由识字课本变成了训诂专书。汉宣帝时因“多古字,俗师失其读”,其深奥程度已需要专门学者来识读,显然已远超小学识字书所需,越来越不适合童蒙诵读和传写。

  消失千年后,《苍颉篇》残文在20世纪初斯坦因采集的汉代烽隧遗址木简中被重新发现。此后,在额济纳河流域的居延、居延破城子、玉门花海、敦煌马圈湾等地也陆续发现了《苍颉篇》木简,但数量不多,都是残文,存字很少。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出土的竹简《苍颉篇》存541字。1993年在尼雅遗址发现两枚汉简。2008年,甘肃永昌水泉子东汉初年的墓葬中出土了140枚木简《苍颉篇》。这批木简的题目残损不存,基本内容与居延、敦煌、阜阳出土的汉简《苍颉篇》相似,如“幼子承诏”“以教后嗣”“汉兼天下”等,不同之处是在原有四言句后再加三言,变成七言句,且句句押韵,十五句为一章,分章换韵,体制独特。秦代流行的是四言体,秦刻石、与秦人有关的赋或者石鼓文,都是如此。到了汉代,真正流行的是七言诗,所以汉代教学童识字的书《急就篇》里面有三言、四言,也有七言。但当时最流行的是七言,好多都是顺口溜。《苍颉篇》一句四字后加三个字,符合当时的文学时尚与背诵习惯,也变得越来越通俗。

  从文献资料看,汉朝设置西域都护府,对西域城邦实施有效统治,主要负责军事、政治和外交。为保证政令畅通、上情下达,学习并使用汉文是国之大事。因此在远离长安的精绝国设置“译长”一职,负责教授汉语文小学博士,所使用的课本就是当年通行全国的《苍颉篇》。这种文化现象,放在今天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从目前的考古资料中可以看出,汉代精绝国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崇尚汉字,使用汉字,并作为情感交流的工具,深入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王室成员之间相互应酬、馈赠礼品的8支木简,正反两面分别写有:“臣承德叩头,瑾以玫瑰∣再拜致问大王”“太子美夫人叩头,瑾以琅玕∣致问夫人春君”等。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炳华对这批木简进行解读后认为,木简写有氏人名既有汉人“承德”“春君”等人,也有“大王”“九健特”等精绝人,说明汉王朝属下精绝国生活着一批汉人。他们也许是中原官员或执行和亲使命的宫女,与王室保持着亲密关系,使用汉字无障碍交流。从书法的精妙程度看,精绝王室虔诚地推广中原大地汉文化。

  尼雅遗址发现汉简《苍颉篇》,充分说明两汉时期,西域大地已经推行全国通用的汉语小学语文教材,并把汉字作为官方沟通主要文字,有效地保障了政令的畅通。(王瑟)

责任编辑:李华锡
返回首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