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你讨厌爸妈干涉你 但后来你却成为“中国式家长”

发稿时间:2018-10-26 07:26: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报10月26日消息,过年时长辈给红包要推脱,推脱的力气小了,妈妈会说“不礼貌”;爸妈总是期望太高,可是学得快需要智商,学得好又压力很大;好不容易从家长那要到了手机,可是玩的次数也会被限制;邻桌的女生心思真难猜呀,不知道说错了啥,她竟然就不理我了……

  这是你的童年吗?你是不是也曾想过,如果你能重来一遍人生,自己是否会听爸妈的话,专心刷题,考个top3呢?而当你有了孩子,你又会是怎样的家长呢?

  前些天,一款令人瞠目的成长游戏,给了这些想象一种“变现”的机会,让大家纷纷惊呼仿佛看到了镜中的自己。一贯对游戏不太感兴趣的我,也在身边同学纷纷晒“三代上清华”“终于娶到喜欢的人了”“成功地当明星了”的游戏截图时,开始尝试玩了。

  在游戏中,玩家可以模拟从出生到高考的整段过程,再附带一段简短的相亲结婚,并且可以一代代地玩下去。大概花两三个小时,就能走完一代人的前18年。

  游戏中的学习、增长悟性是主流,最重要的一关是“高考”,成绩取决于先前四十几个回合里积累的智商、记忆力、情商、想象力,还有上过的课程,你可以选择学语数英、文理科,也可以“不务正业”学美术、计算机——然后换来惨烈的成绩单。

  偶尔也会出现几个小插曲:老师会让你竞选班长,但老师的好感度和同学的支持率总不能兼得;你不得不在讨厌的亲戚面前,充当老妈的“面子”,亲戚给你妈伤害值最大的是“炫富”;你也会溜去选秀场炫技,看能不能成为舞台最亮的新星……总之,忽然在游戏中看到自己的学生生活,让你分不清是游戏还是人生。

  第一代的纠结:要不要“实现父母的期待”——个体化

  在玩第一代的时候,“我”想当一名画家,所以学习时会选画画、素描、油画;效果似乎也不错,还有喜欢艺术的小姑娘来搭讪。

  但是很快,“我”就面临了一个极大的冲突:父母的期待。

  父母期待“我”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学函数,如果能完成这些期待,就能让父母长面子,还能得到属性加成;不完成的话,其实也没有严厉的惩罚。

  但是一个个红点,就在那里提醒着“我”:“父母对你有期待”。

  最终,“我”还是在纠结中选择学理科了。画画要求更高的想象力,理科则要求更高的逻辑性,两边都想顾的结果就是都没什么好结果,父母的期待没来得及达成,成绩也马马虎虎。最后,“我”大概是高考超常发挥了,考上了一本,与素昧平生的姑娘结婚了。

  在“第一代”完结的时候,我颇觉得纠结:这个“我”到底是在为自己的愿望(学画画)活着呢,还是为父母的期待(进入重点学校)活着的呢?

  在真实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也会有这样的犹豫和迷茫:该不该听父母的话呢?

  从“听父母的”“父母的观点就是我的观点”,逐渐成长为有自己的想法和坚持的人,这在心理学中是“个体化”的一部分。

  个体化过程是指人从依赖共生的儿童状态过渡到独立自主的成人状态的过程,包含认知和情感两个维度。

  认知上的个体化指的是人越来越多地具备独立的态度和观点,认识到父母的期待并不能代替或支配自己的观点,同时相信自己能跟父母相互理解,比如“我的人生要怎么走,我有和父母不同的看法,如果我把这个想法拿出来跟父母讨论,他们会理解我为什么想这么做的”。

  而情感上的个体化指的是情绪不以父母的陪伴或特定反应为条件,而是由自己承担情感调节的责任,同时相信自己跟父母有着坚固稳定的感情,比如“我考试失败后很沮丧,但我自己就可以调节好,并且我不会因为没考好就失去父母的爱”。

  很显然,第一代的“我”并没有做到成熟的个体化,在纠结要不要“听父母的期待”时,这一生就已经过去了。

  第二代的挫败:学习压力让我自卑多疑——心理控制

  既然游戏是可以一代代连续玩的,于是我就来到了第二代。

  这一代的“我”想试着考个好学校、再做一名高薪白领,于是一直在好好学习学校的课程,没有去跟姑娘们社交,也没有竞选班长,甚至连“跑步”这样的“基础技能”都没有理会。

  到高考前,第二代的“我”已经学了很多课程、做了许多模拟考卷,智商和记忆力都刷得很高。不过由于学习压力太大,“我”心理阴影面积有点大,自卑、敏感、多疑等负面特质纷纷出现在了身上——但这不重要,我想。

  在点开录取通知书前,我想,即便考不上最好的学校,也能比第一代考得好吧,然而出现在通知书上的校名是个陌生的“二本”,高考分数也比第一代低了很多。

  这个结果让我十分挫败:“我”明明学了很多东西——比现实中的我还要用功,为啥还不如现实中的我考得好?

  这个想法一冒出来,我立刻惊了一下:在思考这个结局时,我竟然成了“家长视角”。游戏是要跟“中国式家长”相处,为何我把自己玩成了控制孩子的一切学习和活动的“中国式家长”?

  把自己的想法、感受、行为强加在孩子身上,是“中国式家长”常常做出的“心理控制”。回想一下我们的童年,似乎多少都会有这样的例子:不喜欢吃某种菜时,家长说“这个菜很健康,你要多吃”;想玩橡皮泥时,家长说“橡皮泥太脏了,放下吧”;本来约好了跟朋友出去玩,家长突然说“今晚你王叔叔来跟我们聚餐,你要好好表现”……

  高水平的心理控制容易对儿童情绪、行为造成负面影响,带来消极的情绪体验,如抑郁、自杀倾向等问题。

  本来玩游戏的我应该站在第二代的“我”的角度、以一个孩子的身份成长,但玩着玩着,我就变成了热爱心理控制的家长,最终养出了一个自卑多疑的孩子。

  而更讽刺的是,第二代的“我”完成了第一代没达成的愿望,成为一名画家。

  第三代的犹豫:美满的人生是我的吗?

  有了前两代的经验和财富积累,第三代的“我”每个月的零花钱多了起来,我也会买减压的道具来缓解,这次在高考前,“我”终于学完了高阶课程,各方面的属性值也不低,还拥有了勇敢、果断、坚韧、激情四射的良好品质,并且跟“喜欢高智商”的小姑娘建立了良好的亲密度。

  是不是该上清华了呢?我有点期待。

  结果出来之后,比第一代的成绩高了一点,但离清华还远得很。不过幸运的是成功追到了喜欢的人,那个学生时代熟悉的小姑娘已经成为年薪25万元的医生了。看上去,也算是人生美满了。

  第三代的故事也结束了,我犹豫了:还要玩下去吗?

  这个游戏明明情节简单,代与代之间几乎没什么差别,就像现实中“6岁上小学,然后上初中,然后上高中,然后考大学”的“阳关道”一样毫无新意,但我却连续玩了近一天。

  我听闻深夜“开黑”的男生宿舍,欢声笑语、大呼小叫;我见过沉迷“农药”的小姐姐,剁手“皮肤”的数量堪比衣柜里的大衣。游戏总是有着独特的吸引力,这款游戏的属性是让太多人都找到共鸣感:因为它太真实了。

  然而,游戏里再多考上清北/当演员/成为年薪50万元的“小人”,也不是真实的你我。我把达成的成就存档,退出了游戏。

  那真实的你呢,要成为“中国式家长”吗?

  (原题为《曾经你讨厌爸妈干涉你,但后来你却成为“中国式家长”》)

责任编辑:崔宁宁
返回首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