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过程管理不过关就“学业警示”
高校自主办学,在学业考试中都是自主出题,自主阅卷,为什么还有一些学生屡考不过呢?一门课程,学生一般都有4次考试机会,正考不过,就补考,补考不过就重修,再考不过,就只有等到毕业前的“清考”。川北医学院副院长张波介绍,为强化教学质量管理,学校有专门的督导委员会,对试卷的难易程度都有严格的规定。如果老师打人情分“放水”,或者故意不让某某同学过关,就是重大的“教学事故”,学校有专门的问责办法。
也有家长担心,平时学校不严,毕业时才严。张波介绍,学校一直强化过程管理,对平时没过关的学生,要进行“学业警示”,在校期间有一次留级机会。今年学校对94名学生进行了“学业警示”,编入下一年级学习。同时,院(系)和学工部等密切联系,对学业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联席会商,想办法帮助这些学习困难户,监控他们课堂以外的学习时间。
变
上自习的多了 学风考风校风变了
83人无法正常毕业,这个消息在整个校园无疑投下一枚重磅炸弹。“我们严把‘毕业关’,就是要促进学风、考风和校风大转变,向社会输送合格优秀人才。”张波说,“而且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我校即将全面取消清考制”。
刘贤君感受到最大的变化就是,现在晚上自觉上自习的学生多了,请假的少了,学生更好管理了。而众多家长对学校毕业逗硬的做法表示支持。“耍不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来,让孩子们懂得大学不好混,免得天天打游戏、追韩剧、睡懒觉。如果真的成了昏睡的大学生,以后的路咋走?”一位学生家长说。
对此,没拿到毕业证的小金也提醒学弟学妹们,一定不要虚度大学时光,不说当学霸,至少要正常毕业啊!
新闻链接
取消“清考”
大学一门课程结业时,若期末考试没有通过,然后参加补考也没有通过,但学校又不允许重修,或重修考试仍然没有通过,于是就在毕业前再给学生一次考试机会,将所有未能通过的学科进行清零考试。这就是所谓的“清考”。
2018年9月6日,教育部发布《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要求加强学习过程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严格考试纪律、严把毕业出口关,取消“清考”、严进严出。重塑考试权威地位,改变大学本科阶段“严进宽出”的弊病。学生补考不过即失去学位。(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苏定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