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18岁的张玲文走进了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的大学校园。一年前,19岁的姐姐张琼文也在这里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姐妹俩是巴中人,有先天视力障碍,双眼视力不足0.1,在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上学。尽管有视力障碍,但姐妹俩还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走进了大学校园。
左姐姐右妹妹
“残疾人并不是什么都不能做,无非比健全人更辛苦,付出得更多而已。”父亲张家国也有视力障碍,与爱人在成都经营一家按摩店,对于女儿取得的成绩,他觉得,“做任何事情都必须用心,这甚至比有手有眼更重要”。
大学·视障姐妹考进同所大学
“她在班里是非常优秀的学生,今年被三所学校都录取了。”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的班主任谢老师对张玲文评价很高,“她还有一个姐姐,也是我们学校毕业的,现在两个人都进入到同一所大学了。”
张玲文的姐姐叫张琼文,年长一岁。姐妹俩从出生开始就患有先天性白内障、弱视等眼疾,由于错过了最佳治疗期,至今,姐妹俩的视力都不到0.1。
父亲张家国是巴中人,他和爱人在成都昭觉寺车站附近经营着一家按摩店,同样存在视力障碍,“我出生时条件不好,也没有就过医,认字都是自学的。”张家国说,“但她们一定不能像我这样。”张家国与爱人在成都安定下来后,便将女儿从巴中老家接到成都,之后又将孩子送到了特殊教育学校上学。十年后,两个孩子没有让他失望。
背后·一个父亲的爱和坚守
“作为一个父亲而言,自然是希望孩子健健康康的,但发现问题时,也不能逃避”,张家国说,在孩子两岁时发现孩子视力不太好,但当时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没有能及时治疗。“上学读书根本都看不见字。”
为了能让两姐妹上学时更好地跟上课程,张家国便用红色墨水用毛笔在纸上写下一个个脸盆大的大字,再让女儿用黑色毛笔在上面临摹。“她们看不清楚,我就把字写得特别大,让她们在上面顺着比划摹,一点一点把字填满,因为视力不好,有时候涂得连最初的笔画都看不出来了,对于笔画多的字更是吃力。”张家国笑着说。虽然这个过程很艰难,但他还是每天抽出两个小时的时间,坚持通过写大字临摹的方式教女儿熟悉笔画和认字。
除了学习,张家国还特别看重女儿的性格。“很多残疾人都很内向,不愿意与人交往,没有自信心。”他觉得,女儿要想在今后更好地学习和生活,自信心和性格的培养极为重要。
“小时候两个人都非常内向,几乎不去接触别人,两个人就自己玩儿。”只要有机会,张家国都会把两个女儿带出门,让她们去和普通孩子接触,交朋友。“我虽然视力不好,但是我周围的朋友都是正常人。”闲暇时,张爱国还会带着女儿去跑步,学游泳,“现在两个都很好了,我们也能够放心了。”
父亲·用“心”比有手有眼更重要
张家国介绍,姐妹俩都学了同一个专业:针灸和推拿。“我们开了10年的按摩店,她们从小也都在身旁,一直有接触,学好一项技能对她们今后的生活也会非常适用,平时不懂的,寒暑假回来我还可以教一些手法。”张家国说,“但我不希望她们仅仅是像我一样搞一个按摩店,她们可以学好知识和技能今后进医院、做诊所等,会更好。”
张家国说,当初自己就曾被家人“放弃”,如今的一切都是凭着自己的能力一步步获得的,他希望女儿也能学到自己身上那些好的东西,避开自己身上不好的东西,用心去学习和做事。“很多人觉得残疾人不是什么都能做的,但我想说,残疾人同样能做很多事,无非是比他人付出得更多,辛苦得更多一点而已。”
“我能够告诉女儿的就是做任何事情只要用‘心’就好,只要智商没问题,用‘心’比有手有眼更重要。”张家国说,庆幸的是,两个女儿都做到了,“从学写字,到进入学校后的校园学习,去克服视力带来的不便,应对来自身边的异样眼光,她们都做得很好,而且越来越乐观了。”(记者 杜玉全 实习生 张芳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