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董少校)在7月14日举行的2018中国(上海)国际青少年校园足球邀请赛决赛中,墨西哥帕丘卡队以5∶2战胜科特迪瓦阿塞克队,赢得冠军。在为期一周的赛事中,共有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16支U17男子青少年校园足球队参加。
中国(上海)国际青少年校园足球邀请赛自2015年起连续举办,已成为校园足球的一项品牌性赛事。近年来,上海创新激活体制机制,深入实施大中小一体化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立体推进课余训练,丰富完善竞赛体系,引领示范校园体育改革发展,整体推进校园足球建设。
上海于2012年率先成立全国首个市级校园足球联盟,2014年成立市级大学生足球联盟,2015年成立市区两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精英训练营,2017年成立市校园足球发展中心、市学校体育评估中心、4个市级青少年校园足球教练员培训基地、市级学校体育精英训练基地以及市级学生足球训练基地等。
上海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各联盟、精英训练营、基地、中心等合力推进校园足球工作整体发展。目前,上海有252所中小学成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崇明、杨浦、普陀3个区成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杨浦区建立全国首个“满天星”校园足球训练营,上海成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几年来,上海校园足球人口逐年增加,注册学生运动员人数已由4500名左右增加至3万多名。
上海已基本形成联盟校、特色校、精英训练营、传统项目学校、校办二线队、市级学生训练基地“六位一体”的课余训练立体推进格局,构建了大中小学有序衔接的课余训练工作体系,并建立了优秀足球苗子的选拔机制,与全国校园足球“满天星”精英训练营实现有序衔接。
在竞赛体系方面,上海以校内班级和年级竞赛的广泛深入开展为基础,建立“水平接近,对抗激烈”的竞赛机制,形成“班班参与、校校组织、区域推动、层层选拔”的校园足球竞赛格局,构建完善以草根联赛、联盟联赛、联盟杯赛、国际邀请赛为主体,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全覆盖的“四横四纵”立体化赛事体系,每年举办市级竞赛超过2000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