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2018届毕业典礼上,毕业生进行集体宣誓。记者 和冠欣摄
又是一年毕业季,校长的毕业致辞再次刷屏。近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师生团队对过去五年(2013年至2017年)颇受关注的49篇、12万字的毕业致辞原文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大学“最后一课”上,“人生”“创新”“时代”等成为高频词,胸怀家国,追逐梦想不约而同地成为大学对毕业生的美好祝福。
人大新闻学院教师方洁带领团队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人工筛选分类发现,排名前20的高频词,依次为同学(430)、人生(204)、毕业(195)、创新(150)、大学(145)、老师(127)、时代(126)、精神(120)、中国(113)、毕业生(100)、母校(96)、世界(89)、学习(81)、校友(78)、追求(75)、理想(73)、青春(69)、梦想(67)、培养(59)、思考(58)。
除去人称代词“同学”,“人生”高居高频词榜单第二位,演讲嘉宾们,引经据典,与毕业生分享自己对“人生”的理解。
清华大学校长2017年寄语毕业生:在阅读和思考中反思人生,冲刷思想的杂质,磨砺思想的锋芒。同一年,北京大学校长在毕业致辞中也提到:人生就像是一场没有裁判的马拉松,自我约束和耐久性远比一时的速度更重要。
49篇文章中,“时代”一词被提及126次,致辞者既解读时代背景,又预测时代发展趋势;并从时代精神出发寄语年轻一代。
“中国”一词在49篇样本致辞中出现了113次。比如,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彭龙2015年毕业致辞《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中提及17次“中国”。演讲人们还寄语毕业生要有国际视野与世界眼光,例如,马云在清华经管学院2014年毕业典礼的演讲中提到,这世界看起来缺乏各种各样的机会,但这世界看起来又有各种各样的机会。
“认识世界”的下一步就是“改变世界”,这在近5年的高校毕业致辞中从未缺席。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黄河在2017年新闻学院毕业典礼上的致辞中提到,愿在座的每一位毕业生,都能用诚实和正直捍卫自己的良知,让这世界变得更美好一些。
此外,研究显示,近五年49篇毕业致辞,虽然语言风格千差万别,不过在结构和写作方式上有共通之处。
开篇以“祝贺体”加以情感渲染;结尾“期待体”并呼唤“母校与你同在”;核心内容基本以倡导毕业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为主,比如鼓励学生即便在社会上遇到压力,处于迷茫,也要“不忘初心”。
毕业致辞中,举例必不可少,演讲嘉宾们选取的励志故事来自名人、校友或者毕业生,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记者 任敏)